.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首句中的
“
终古
”
点明潼关历史悠久,
“
高云
”
突出潼关高大雄伟。
.第二句引入
“
秋风
”
和
“
马蹄声
”
,打破了画面的静态,增添了动感。
.第四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说其巍峨险峻,而说其桀骜不驯。
.这首七言绝句婉约凄凉,作者把写景与抒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诗歌第三句运用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运用拟人修辞,表达了诗人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诗句。
D.“婉约凄凉”有误。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故选D。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创作背景来分析。结合内容,从“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中可知,诗人将黄河、群山赋予了更多人才有的情愫,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的是一种砸碎枷锁、渴望自由的思想,表达了诗人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