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宏《朴素,天下莫能与之争美》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
               朴素,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赵丽宏
赵冷月先生是我钦敬的书法大家。我见过他几次,并无交往。他的名字中有一个冷字,但给我的印象,这是一位和善的老先生,彬彬有礼,温润儒雅。在我的记忆中,他的脸上总是含着谦和的微笑,耐心地倾听旁人言说,没有一点大艺术家的架子。我为什么钦敬他?当然是因为他写的书法,从他的墨迹中,可以识见他的性情和为人,感受他的学识和人格魅力,也可以发现一个艺术家的心路轨迹和艺术追求的屐痕。
我从小养成一种习惯,读书,喜欢透过书中的文字,分析揣测写作者的性情,只要用心阅读,一定可以窥见藏在文字背后的那个真人。所以很多作家,虽然永无机会谋面,但在印象和记忆中,他们却是我熟悉的朋友。读书法家的墨迹,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阅字可识人。墨写的字,有血肉有灵性,笔墨之中,涵藏着书者的情感、思想和学识。一个性情中人,必定会将自己的真性情倾注在砚纸之间,笔笔见性情,字字映心迹。
我读冷月先生的书法,不仅欣赏酣畅优美的线条墨韵,也留意他书写什么内容。他写古人的话,披露的是自己的信念和胸襟。他写“惟善以为宝”,写“道义无古今,功名有是非”,写“守古老家风,惟孝惟友;教后来恒业,日读日耕”,写“真率中还存礼意,深微地始见文心”,写“金石其心,芝兰其室;仁义为友,道德为师”,这是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一个仁厚长者的形象,通过这些文字,凸显在读者面前。
冷月先生的书法成就,已经有很多专家作过精妙的评论。年轻时读冷月先生的书法作品,感觉他是一个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书法家,对中国书法的古老传统,他是一个很有力量的传承者,也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实践者。从他的一些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到他艺术追求的轨迹,他写“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是借老子的话阐述艺术的基础,那就是脚踏实地;他写“揽齐鲁一代胜迹,校汉魏六朝残碑”,说的是对书法传统的博采众长;他写“守独悟同,别微见显;辞高居下,置意就难”,是他所坚持的艺术品格。他很多次写庄子语录“朴素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这是他心向往之的艺术境界,他晚年的书法艺术所展示的,正是这样的境界。
赵冷月先生书法生涯中最令世人瞩目的,是他晚年的变法求新。对一个功成名就、誉满天下的老艺术家来说,要摆脱已有的风格,走一条新路,需要极大的自信和勇气。我见过一些追求新奇的书法作品,把汉字写得东倒西歪,龇牙咧嘴,让人难以辨认。这样的新,会引来几声惊叹,但难得审美的共鸣,相信也不会有生命力。冷月先生晚年的书法,洗尽铅华,归真返璞,将苍劲和童真融合为一体,看似不讲究章法,布局随意,笔墨中有孩童般的稚拙,但细细品读,却能感受到冲淡的深沉,能窥见一个历尽沧桑的智者宁静幽邃的心境。他很多次书写杜甫的诗句“书贵瘦硬方通神”,写对联“杜陵评书贵瘦硬,放翁拄杖且通神”,这也许是他晚年书法的秘诀之一。他晚年的字,无论写什么字体,笔下都是瘦硬枯涩的线条。他的楷书中,有隶书、魏碑甚至篆书的意味,对他而言,写什么字体已不重要,落笔可以随心所欲,把自己所理解的书法艺术融汇贯通在笔墨中。浩瀚的书法艺术如一棵茂盛的大树,长在他的心里,根深叶茂,随便怎么描绘,这棵大树总是自然而美妙的。年过古稀之后,冷月先生用他“瘦硬”的笔墨描绘这棵大树时,为读者展现了很多不同寻常的视角。
冷月先生变法后的墨迹,并非都是瘦硬枯涩的线条,也有浓墨淋漓的时候,他写的一些大字,笔力千钧,大气酣畅。他写一个“墨”字,浓墨重彩,满纸灵动,让人感受到他对书法艺术深沉浓烈的情感。他用浓墨写“心之韵”,“蓦直去”,写“独坐观心”,“默悟通一”,都是大字,线条非但不“瘦硬”,还写得粗犷滋润,感觉他的笔墨如江河急流,如苍山烟云,在纸上奔腾、弥漫,虽然静默无声,却有幽远的回声轰鸣不绝。
读赵冷月先生晚年的书法作品,竟使我联想起安徒生的童话。安徒生的童话,读者并非只是孩子,从尚未开蒙的幼童一直到历尽沧桑的老人,都可以在他的文字中认识自然、社会和人性。冷月先生晚年的书法,和安徒生的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真诚,朴素,单纯,明澈,孩童般的外表下,深藏着睿智深沉的心。
                                   (选自《书卷的气息》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赵冷月先生书写的文字,我们可见一位仁厚的长者形象。
B.他借老子“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阐述脚踏实地是艺术的基础。
C.晚年的赵先生因为已经功成名就,所以写什么字体已不重要。
D.这篇文章主要抒发的是作者对赵冷月先生的钦佩和尊敬之情。
16、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自选角度进行赏析。(3分)
①我见过一些追求新奇的书法作品,把汉字写得东倒西歪,龇牙咧嘴,让人难以辨认。
②浩瀚的书法艺术如一棵茂盛的大树,长在他的心里,根深叶茂,随便怎么描绘,这棵大树总是自然而美妙的。
17、作者在文中给予了赵冷月先生很高的评价,请抄录其中一处对他评价性的语句。(3分)
18、如何理解“冷月先生晚年的书法,和安徒生的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句的含义。(3分)
19、文章以《朴素,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

15C   赵先生晚年的作品是他的变法求新,都包含着自己的理解而写的。题干中“写什么字体已不重要”所说的并不准确。16、①拟人,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胡乱创新的否定。
②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赵冷月先生在书法艺术方面的成就,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美之情。
17、“冷月先生晚年的书法,和安徒生的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真诚,朴素,单纯,明澈,孩童般的外表下,深藏着睿智深沉的心”表现了赵先生在书法艺术上保持的睿智深沉的精神品质。
18、赵冷月先生的书法作品体现了朴素、单纯、真诚的特点。书法作品中包含的情怀体现了他的“睿智深沉的心”。所以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19、点明中心,表达了对赵先生的钦佩和尊敬之情。题目是线索,串联全文内容,使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06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