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精神是中华民族永续传承的宝贵财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题)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勤俭节约精神是中华民族永续传承的宝贵财富  谢卫平
①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勤俭节约”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无数历史经验教训启迪我们,勤俭节约是海晏河清之基,奢靡享乐是灾祸危害之根,勤俭节约精神与个人修养、家庭和睦和社稷兴衰紧密相连。
②勤俭节约精神是修身之基。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勤俭节约倡导的是一种适度、合理、节用的生活理念,蕴含的是以节俭惜物为荣、以奢靡浪费为耻的道德品质。于个体而言,既体现着一种“待物之德”,也内蕴一种“修养之道”。奢靡浪费,糟蹋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会侵蚀人的意志品质。以俭养身,方能永葆本色,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形塑了敬畏感恩的价值理念,就能在成长历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培育不怕困难、勇于吃苦、低于诱惑的坚强意志。
③勤俭节约精神是齐家之要。在中国人心中,“家事”与“国事”“天下事”密不可分,优良家风与良好社会风尚总是紧密相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将勤俭节约摆在家风建设的重要位置,从《诫子书》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到《颜氏家训》的“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再到《朱子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念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始终为中国人所推崇。
④勤俭节约精神是治国之道。俭者兴,勤者强。勤俭节约精神不仅是个体修身之基、家庭和睦之要,也是治国兴国强国之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这一感叹,道出了勤俭节约的重要地位。“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国无俭必亡。”勤俭节约看似是不起眼的小事,反映出的是人格修养,但折射出的是人心向背,从根本上说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要长足发展,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警告,绷紧勤俭节约这根弦,让戒奢尚俭、艰苦奋斗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节选自2023年3月27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勤俭节约精神是其永续传承的宝贵财富。
B.于个人而言,勤俭节约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它内蕴的是其优秀的道德品质。
C.“家事”与“国事”密不可分,优良家风的形成必须以良好的社会风尚为基础。
D.弘扬勤俭节约精神,不仅关乎个人和家庭的福祉,更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17、下列对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提出中心论点:无数历史经验教训启迪我们,奢靡享乐是灾祸危亡之根。
B.全文采用总分式结构,第①段总写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②③④段从不同层面阐述。
C.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分论点“勤俭节约精神是齐家之要”。
D.第④段中“惟……惟”“从根本上说”“任何时候”等词语的使用使论证更为严密。
18、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答案:

16C
17A
18、首先提出分论点“勤俭节约精神是修身之基”,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俭”和“侈”造成的不同后果,最后,用“以俭养身,方能永葆本色”来表明观点。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10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