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虽有嘉肴》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山西省中考题)

在班级举办的“善学精思”交流会上,启慧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同,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选自《论语》)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8、辨其音・走进文本: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好”的读音和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好语似珠 B.好学不倦
9、明其义・理解内容:请完成下面语句的翻译。(3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翻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悟其理・丰富思想:《礼记》中说:“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请摘抄下面诗中告诉了我们“至道”的诗句,并将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批注在相应位置。(3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句:
批注:
11、取其精・学以致用:《论语》中有不少格言警句,如果要选择其中一句作座右铭,你会选择哪句?为什么?(4分)
温馨提示:①座右铭泛指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②可以选自以上材料,也可以是《论语》中的其他语句。
王某曰:古之学者,虽问以口而其传以心虽听以耳而其受以意。故为师者不烦,而学者有得也。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①不发,举一隅②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夫孔子岂敢爱其道,骜③天下之学者,而不使其蚤④有知乎!以谓其问之不切,则其听之不专;其思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固。不专不固,而可以入者,口耳而已矣。吾所以教者,非将善其口耳也。
[注释]①悱:想说而说不出来。②隅:角落。③骜:通“傲”,傲慢。④蚤:通“早”。
参考译文:王某人说:古代的学者,学生们虽然用嘴来提问,但他的传授却是通过心进行的;学生们虽然用耳朵来聆听,但他要让学生能够接受,一定要通过意会的办法,所以说,作为老师要不厌烦,学生们才能有所收获.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要说出来却不知怎么说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的知识,却不知道通过这一点来推想其他的方面,这样的学生也就可以不必再教他了.”孔子难道敢于专爱他的道理,就在天下的学生面前摆架子,不愿他们早一点儿觉悟吗?我认为,孔子的意思是说,因为他们问得不恳切,听得就不专注,他们思考得不深入,得到的知识也就不牢固,不专注又不牢固,那么知识只是进入了他们的口、耳而已,而我所要教的并不只是要求他们会说、会听啊.
12、请用“/”标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停顿处。(标3处)(3分)
13、学习的时候专注,获取的知识牢固,是学习的理想状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学习上的“专”与“固”呢?请阅读选文,作出回答。(3分)

 

 

答案:

8(B) 
9、(1)不也很快乐吗? 
(2)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10、略 
11、示例一:座右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理由:我以此句为座右铭是为了警醒自己学习时要边读书边思考。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只有将“学”和“思”结合起来,才能学得扎实深刻。 
示例二:座右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理由: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我以此句为座右铭是为了激励自己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考验,都要坚守气节,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 
12、虽问以口/而其传以心/虽听以耳/而其受以意 
13、只有问得恳切,思考得深入,才能做到学习上的“专”与“固”。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12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