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鼠画逼真》阅读练习及答案

八、对比阅读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核舟记》)
(乙)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
①,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②举轴,则踉跄③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鼠画逼真》)
注释:①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②逮:等到。③踉跄:跳起来。
18.【断句读】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2处)。
黎 明 物 色 轴 在 地 而 猫 蹲 其 旁 逮 举 轴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20.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
A.(甲)文选自《虞初新志》,作者是魏学�ィ�字子敬,明末文学家。
B.(甲)文和(乙)文都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了雕刻者和画者雕刻、绘画技艺的高超。
C.(甲)文中“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出现得比较早,盛行于唐宋时期,与《桃花源记》同属“记”这种文体,但《核舟记》是记叙文,不是说明文。
D.(甲)文“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是判断句,(乙)文“莫不然者”则是双重否定句。
21.好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生命和动力。请结合文中加点字谈谈核舟、鼠画的艺术表现力。
 
 
答案:
18.黎 明 物 色 /轴 在 地 而 猫 蹲 其 旁 /逮 举 轴
19.(1)他们的两膝相互靠近,各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
(2)县令起初不懂得珍惜,随便把它挂在墙壁上。
20.C
21.(甲)文中通过正面描写,写佛珠每一颗都可以数的清楚,表现雕刻精美,艺术高超。
(乙)文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从画轴“屡悬屡坠”、猫“踉跄逐之”,体现了画中鼠的逼真。
 
参考译文:
【甲】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佛印位于右边,鲁直位于左边。苏东坡、黄庭坚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像极了佛教的弥勒菩萨,袒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他平放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左腿曲膝竖起,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乙】东安有一个读书人擅长作画,画了一幅装裱好的鼠画,献给县令。县令起初不懂得珍惜,随便把它挂在墙壁上。每天早晨走过挂画的地方,那幅鼠画总是落在地上,多次挂上去又屡屡落下。县令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时候县令起来察看,发现画又落在地上,并且有一只猫蹲在画的旁边。等到县令把画拿起来,猫就跳起来追赶那幅鼠画。县令就用这幅画来试其他的猫,结果没有一只不是这样的。于是县令才知道这幅画上的老鼠画得逼真。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12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