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寻南溪常道士》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题)

6、赏读《寻南溪常道士》,完成诗歌后面的问题。

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①。

白云依静渚②,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淡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注释】①震痕:古人游山多穿屐,此处指足迹,②渚:水中的小洲。

(1)下列对诗歌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写山路静谧,路上莓苔遍布,可见常道士隐居之处是个少有人来的地方。

B. 颈联诗人并没写出雨后松林的具体颜色,反而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C. 尾联有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痕迹,诗人陶醉于美景物我两忘。

D. 从全诗看,诗人寻找常道士未能如愿,只得借欣赏美景慰藉失落惆怅的心情。

(2)诗人在“望自然”的同时也在“望自我”。请结合“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一联,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案:
 
6. (1)D (2)“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对自我内心的追求和向往。他渴望像自然一样宁静、安详,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心态。这种“望自然”与“望自我”的结合,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引人深思。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辨析。

D.有误,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近寻找,仍未如愿。虽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诗人非但没有产生失望惆怅,反而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

故选D。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意思是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诗人通过描绘“白云依静渚”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幅宁静、安详的画面。白云静静地依偎在静谧的水中小洲旁,这种和谐、宁静的氛围让诗人内心也感到平静和安宁。这种“望自然”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诗人在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芳草闭闲门”一句则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在“望自我”的过程中的思考。芳草茂盛,将闲门掩映其中,这既是对道士隐居之处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状态。他渴望像道士一样,拥有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心态。通过描绘芳草闭门的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5:55
下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5:5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