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城中可望而见者,若巡检署之居洛北者为尤高。巡检使内殿崇班李君,始入其署,即相其西南隅而增筑之,治亭于上,敞其南北向以望焉。见山之连者、峰者、岫①者,络绎②相互,卑③相附,高相摩,亭然起,��然④止,来而向,去而背,倾崖怪壑,若奔若蹲,若斗若倚世所传嵩阳三十六峰者皆可以坐而数之。
因取其苍翠丛列之状,遂以“丛翠”名其亭。亭成,李君与宾客以酒食登而落之,其古所谓居高明而远眺望者欤!既而欲记其始造之岁月,因求修辞⑤而刻之云。(节选自欧阳修《丛翠亭记》)
【注释】①岫(xiù):山洞。②络绎:接连不断,往来不绝。③卑:地势低下。④��(zú)然:亦作“��然”,突兀,高耸貌。⑤修辞:写作,作文。
10、根据表格中的提示,填写下面的文言词语积累卡。(3分)
②因取其苍翠丛列之状,遂以“丛翠”名其亭。
1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若斗若倚世所传嵩阳三十六峰者皆可以坐而数之
13、【甲】【乙】两文在内容上都写了亭子,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①【甲】文是从醉翁亭的地理位置、醉翁亭周围的自然景色以及 这三方面介绍醉翁亭的。【乙】文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使山川之妙尽现眼前。(2分)
②两文中作者的心境有何共通之处?(3分)
答案:
10、①走,行走; ②听到; ③坐。
11、①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②因此根据亭子(周围)群山苍翠草木丛生的状态,于是用“丛翠”命名这个亭子。
12、若斗若倚/世所传嵩阳三十六峰者/皆可以坐而数之
13、①醉翁亭命名的原因;拟人
②都表达了作者醉情山水、安然自适的心境。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