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分)文言文阅读。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天下》)
【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
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1)下列语句中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行/拂乱其所为
C.曾益/其所不能
D.必无受/利地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征于
色
|
言和而
色夷
|
B.百里奚举于
市
|
东
市买骏马
|
C.孙叔敖之
知
|
五十而
知天命
|
D.
请寝之丘
|
战则
请从
|
(3)下列选项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王果以美地封其子
A.以其境过清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可以一战
D.属予作文以记之
(4)下列对两段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主要阐述了忧患意识对造就人才、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B.乙文叙述了孙叔敖之子听从其父劝告,接受肥沃封地一事。
C.甲文以议论为主,辅以记叙;乙文以记叙为主,兼以议论。
D.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做人做事要有忧患意识”的主题。
(5)请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
答案:
8.(1)D
(2)C
(3)B
(4)B
(5)①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
②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