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寺》《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承天寺
泉州承天寺,异迹甚多。寺中有九十九井,相传一僧畜异志,欲掘百井以为兆,后功亏其一而止。井上筑石塔数处,
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山门口有梅花石,石光而平,中隐梅影一枝。每年梅树开花时,影上亦有花:生叶时,影上有叶:遇结子时,影上有子;若花叶与子俱落之时,则影上惟存枯枝而已。寺中又有魁星石,
近视无物,远望如一幅淡墨魁星图。至天将雨时,石上绽出水珠,亦伊然结一想星形也。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节选)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①畜:同“蓄”。②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
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后功亏其一而止止:________ 
(2)若花叶与子俱落之时��:________
(3)月色入户户:________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________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
B.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
C.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
D.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近视无物,远望如一幅淡墨魁星图。(2分)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分)
9.标题是文章的眼晴。小明从标题看出了两文写作内容的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不同之处。(4分)
 
 
答案:
(二)(16分)
6.(4分)止:停止俱:全,都 户:门  但:只是
7.(3分)A
8.(2分)(1)在近处看,没见什么东西,从远处望去,就像一幅用淡淡的墨水画成的魁星图。评分说明:“视”1分,句意正确1分。
(3分)(2)张怀民也还没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评分说明:“寝”“相与”1分,句意正确1分。
9.(4分)甲文是说明文,标题点明写作对象,(1分)文章内容围绕写作对象介绍其中景物的来历、数量、特点等。(1分)乙文是游记散文,标题交代文体和时间、地点、事件,(1分)文章内容侧重叙写作者和友人夜游承天寺的所见所感。(1分)
【参考译文】
【甲】泉州承天寺奇景很多,寺中有九十九井,相传一个僧人突发奇想,要挖掘百井认为兆,后来功亏其一而停止。井上有几处建筑石塔,凡是苍蝇飞到塔上,无论多少,头都朝下,没有有微小差别的。山门口有梅花石,石光而平,一枝梅影在石头上被隐藏了。每年梅树开花时,影像上也有花;长叶的时候,影上有树叶;遇到结子时,影上有子;如果花叶和你一起落的时候,就影上只剩下干枯的树枝而已。寺中又有魁星石,近看没什么,远远望去像一幅淡黑色魁星图。到天将要下雨时,石上绽出水珠,也俨然结成一个魁星的形状。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16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1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