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书琴阮记后》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0题。(12分)(5小题,16分)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余为夷陵①令时,得琴一张于河南刘几,盖常琴也。后做舍人②,又得琴一张,乃越琴也。后做学士,又得琴一张,则雷琴也。官愈高,琴愈贵,而意愈不乐。在夷陵时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
琴虽不佳,意则萧然③自释。及做舍人、学士,日奔走于尘土中,声利扰扰盈前,无复清思,琴虽佳,意则昏杂,何由有乐?乃知在人不在器若有以自适,无弦可也。
 (节选自欧阳修《书琴阮记后》)
[注]①夷陵:地名。②舍人:官名。③萧然:悠闲,潇洒。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之蔚然而深秀者/
其旗靡   B.
之者谁/有仙则
C.山间之
暮也/皆
于齐         D.余
夷陵令时/不足
外人道也
8、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的划线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琴虽不佳,意则萧然自释。
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首段由远及近,移步换景,交代了醉翁亭的位置,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B.甲文第二段抓住景物的特征,写出了山中早晚的阴晴变化和四时之景的不同。
C.乙文中作者曾先后得到三张不同的琴,琴越来越好,作者反而越来越不快乐。
D.两篇选文都以写青山绿水为主,目的都是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10、从选文来看,欧阳修“意不在酒”、乐“不在器”,那么他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呢?请结合两篇选文简要分析。(4分)
 

 

答案:

7、A    A向远处看。 B.命名/出名,有名;  C.早晨/朝见;  D.担任/跟,同。
8、(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得”1分,“寓”1分。)
(2)琴虽然不够好,心情却悠闲自在。(每句大意各1分。后半句中的“意”必须译出,意思相即可。)
9、D   “以写青山绿水为主”不正确;“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不正确。
10、示例1:追求山水之乐。甲文写他“在乎山水之间也”,在四时朝暮之景中获得乐趣;乙写他在夷陵时青山绿水每日都在眼前,心情悠闲自在。
示例2: 追求心灵的自由闲适。甲文写他自号“醉翁”,感叹“得之心”;乙文感慨“
人不在器”,用自我调适的方式获得心灵的满足。(观点2分。结合甲乙两文分析,各1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4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