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言文阅读(12分)
【甲】蔡义,河内人也。以明经①事大将军幕府。家贫,常步行,资礼不逮②众门下,好事者相合为义买犊车,令乘之,不用。
久之,上诏求能为《诗》者,征义待诏,久不得见。义上疏曰:“臣山东草野之人,行能亡所比,容貌不及众,然而不弃人伦者,窃以闻道于先师,自托于经术也。愿赐清闲之所,得尽精思于前。”
上召见义,令说《诗》。上甚说之,擢③为光禄大夫、给事中,进授昭帝。数岁,拜为少府,迁御史大夫,代杨敞为丞相,封阳平侯。
(取材于《汉书》)
【乙】吴悌,字思诚,金溪人。嘉靖十一年进士。征授御史。尝出京视两淮盐政,海溢,没民舍,悌先赈之而后奏闻。按④河南,伊王典�D⑤骄横,惮悌,遗书称为友。悌报曰:“殿下,天子亲藩,非悌所敢友。悌,天子宪臣,非殿下所得友。”伊王愈惮之。
夏言⑥当国,与悌乡里。悌尝谒言,
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言问其故,徐曰:“
俟谈毕,吾以政请。”言为之改容。
(取材于《明史》)
[注]①明经:通晓经书的解说。②逮:及,达到。③擢:选拔,提拔。④按:巡行,巡视。⑤典�D:明朝第七代伊王。⑥夏言:明朝政治家。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令乘之 乘:乘坐
B.行能亡所比 亡:逃跑
C.遗书称为友 书:书信
D.悌尝谒言 谒:拜见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
B.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
C.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
D.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
1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窃以闻道
于先师 所欲有甚
于生者
B.愿赐清闲
之所 水陆草木
之花
C.言问
其故 安陵君
其许寡人
D.言
为之改容
为人谋而不忠乎
1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中蔡义供职大将军幕府时,家境贫寒,却不使用别人为他买的牛车。
B.甲文中蔡义上疏皇帝,希望能把自己关于经书的精细思考全部奉献出来。
C.乙文中吴悌出京巡视两淮盐政,遇海水淹没民舍,他先赈济灾民后奏报朝廷。
D.乙文中典�D想与吴悌为友是因看重他的才能,吴悌不愿与他为友是因惧怕他。
15、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上召见义,令说《诗》。
(2)俟谈毕,吾以政请。
答案:
11B 亡,同“无”,没有。
12C
13B
14D 乙文中典�D想与吴悌为友是因惧怕他。
故选:D。
15、①皇上召见蔡义,让他讲论《诗经》。
②等他们谈完后,我再请教为政之道。
参考译文
【甲】蔡义,河内郡温县人。因为通晓经术供职大将军幕府。家里很穷,经常步行。贫寒不能备礼,众门下中有好事的人凑钱给蔡义买了一辆牛车,让他乘坐,他不用。
过了很久,皇帝下诏寻求能精通《韩诗》的人,征召蔡义待诏,很久没能进见皇帝。蔡义上疏说:“我是山东田野的平民,德行才智没有什么可以和别人相比之处,容貌也赶不上众人,但却没有抛弃人伦,是因为我私下向先师学习了道义,托身于经术。希望陛下赐给清静安闲之处,得以把关于经义的精细思考全部奉献出来。”皇上召见蔡义,让他讲论《诗经》,皇上听了很满意,提拔他为光禄大夫、给事中,进宫教授汉昭帝。几年后,被任命为少府,又迁升御史大夫,代替杨敞为丞相,封阳平侯。
【乙】吴悌,字思诚,是金溪人。嘉靖十一年考入进士。征为授御史。曾经出京视察两淮的盐政,海水满溢,淹没了民舍,吴悌先救济他们然后再启奏。巡行河南,伊王典�D骄傲蛮横,忌惮吴悌,送了书信书称吴悌为朋友。吴悌回信说:“殿下,是天子亲藩,不是吴悌所敢称为朋友的。吴悌是天子宪臣,不是殿下所得的朋友。”伊王更加忌惮他。
夏言治理国家,和吴悌是同乡。吴悌曾经拜见他说,众人看见新服宫袍,争着上前赞誉他,吴悌却站着不进去。夏言问他什么原因,吴悌慢慢的说:“等他们谈完后,我再请教为政之道。”夏言听了被他的话改变了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