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5分)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故不为苟得也( )
(2)死亦我所恶( )
(3)故患有所不辟也(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
白公之难①,楚人有庄善者,辞其母将往死之。其母曰:“弃其亲而死其君,可谓义乎?”庄善曰:“吾闻事君者,内②其禄而外③其身。今所以养母者,君之禄也。身安得无死乎!”遂辞而行。比至公门,三废④车中。其仆曰:“子惧矣。”曰:“惧。”“既惧,何不返?”庄善曰:“惧者吾私也死义吾公也。闻君子不以私害公。”及公门,刎颈而死。君子曰:“好义乎哉!”
(节选自《新序・义勇》)
【注释】①白公之难:白公,名胜,楚太子建之子。胜怨楚逐其父,于是发难囚禁惠王。②内:同“纳”。③外:舍弃。④废:跌倒。
8、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弃其亲而死其君 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B.身安得无死乎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比至公门 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
D.及公门 将复何及(《诫子书》)
9、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惧 者吾 私 也 死 义 吾 公 也
10、【乙】文中的庄善言行是否符合【甲】文中所说的“是心”?请你简要分析。(3分)
答案:
6、(1)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2)讨厌,憎恨(3)同“避”,躲避
7、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8A (A.为……而死;B.怎么,如何/安逸;C.等到/靠近;D.到,至/来得及,赶上。)
9、惧者/吾私也/死义/吾公也
10、符合。【乙】文中的庄善忠君爱国,愿意为君王赴死,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正是【甲】文中“是心”的体现。
参考译文
【乙】文 白公胜作乱时,楚国有(一个)叫庄善的人,告别他的母亲准备为国君赴死。他的母亲说:“抛弃自己的母亲而为君王送命,可以说合乎道义吗?”庄善说:“我听说侍奉国君的人,接受了国君的俸禄就(应该为国君)舍弃自己的生命。如今能够养活母亲,(靠的)就是国君给的俸禄。我怎能不(为国君)献出生命呢?”于是辞别(了母亲)前往。在接近王宫门口的时候,三次跌倒在车中。他的车夫说:“您害怕了。”(他)说:“确实害怕了。”(车夫说:)“既然害怕,为什么不返回呢?”庄善说:“害怕,是我的私事;为道义而死,是我的公心。(我)听说贤德之人不会因为私利而妨害公心。”到了王宫门前,庄善自刎身亡。君子说:“真是忠于道义啊!”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