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吴山图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题)

10.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吴山图记’
归有光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 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 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 尚有西子之遗迹。 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 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 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 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 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地其民,由是好事者绘 《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 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 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 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而君而亦既去矣, 何复倦倦于此山哉?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余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 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
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 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 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①《吴山图记》 是归有光应吴县离任县令魏用晦之邀所写。 ②高第:犹言优等,
对官员考评的等级。 ③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 在佛堂和道观里祭祀他。 尸祝,即祭
④倦倦:(quán):留恋不忘。⑤韩魏公:韩琦, 封魏国公。
(1) 解释文中加点字词。(每小题1分,共4分)
①皆
地也
            
②百姓
扳留之不能得
          
③而有

         
④固
 
               
(2)请用“/”为下列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
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3)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
                                                       
(4)有人说一个“情”字将魏用晦、 吴地百姓、吴地山川草木联系了起来,请结合文章
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 (4分)
                                                                  
                                                                 
                                                                 

答案:

10.课外文言文阅读 (12分)
(1)(每小题1分,共4分)①美好,美丽 ②挽留
③受辱,遭受耻辱(译为“耻辱”不得分) ④应该,适宜
(2)(2分)(标两处)
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3)(2分) 县令(的好坏)对于百姓的确重要。(诚, 译为“的确”1分;句子通顺
1分)
(4)(4分)魏用晦任吴地县令时恩泽、 关爱吴地百姓,深得民心。(1分)吴地山川草
木也因他的治理而显得更加光彩, 侧面表现出魏用晦对吴地的恩泽。(1分) 他政
绩显著擢升给事中,百姓极力挽留,并赠予 《吴山图》,表现了百姓对他的爱戴之
情。(1分)他离任三年,对吴地依然留恋不舍, 百姓也对他念念不忘。(1分)(恩
泽之情2分,需从正侧两方面回答; 爱戴之情、留恋之情各1分)
[全文翻译]
吴县和长洲这两个县都在苏州府境内, 只是划界分别治理。郡的西面有许多山都在吴县
境内。其中最高的山有穹窿、阳山、邓尉、西脊、 铜井等。而灵岩山那里有春秋时吴国遗留
下来的宫殿,还有西施的遗迹。至于虎丘、 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等,都是名胜之地。而
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有七十二峰在湖水中耸立, 更称得上是海内奇观了
我的同年好友魏用晦君任吴县县令,不到三年,就因为政绩卓著而被朝廷召入任给事中
魏君当知县时,深得民心, 老百姓想挽留他却又留不住, 而他也不忍心离开这些老百姓,于
是,一个热心人画了一幅《吴山图》, 作为礼物赠给他。
县令(的好坏)对于老百姓的确重要。县令如果贤明, 那个地方的山川草木也会因为受
到他的恩泽而显得更加光彩;县令如果不贤明, 那地方的山川草木也会因为受到他的祸害而
蒙受耻辱。 魏君对于吴县的山川草木是增添了很多光彩的。 有朝一日这里的百姓将在青山秀
岩之间择一处风景胜地, 在佛堂和道观里祭祀他,这是应该的。 可是魏君既然离开了吴县,
为什么却仍然诚恳而又深切地怀念那里的山川草木和人情风物呢?过去苏子瞻称赞魏国公
韩琦,离开黄州已经四十多年,仍然思念那里而不能忘怀。 为此写了怀念黄州的诗,苏子瞻
为黄州的百姓把这首诗镌刻在石碑上。这以后, 人们才知道贤能的人对于他所到过的地方,
不仅使那里的百姓不能忘怀自己, 就连他自己也无法忘记那里的老百姓。
魏君离开吴县已经三年了,一天,他和我同在内廷, 他拿出了这幅《吴山图》给我看,
观看此图时他十分感叹, 于是让我为此写一篇文章记下这些事。啊! 魏君对吴县百姓有这样
深厚的感情,又怎么能使当地的老百姓忘记他呢?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9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