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
②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
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③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了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9.请根据以下阅读步骤,将阅读笔记补充完整。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10.叶圣陶先生主张文风要简洁,有同学认为语段画线句中的“还”字不简洁,应该删减成“他举手打拱”,你认为是否需要修改?请说说理由。
11.请你为文段最后一句“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进行朗读设计,并说说这样设计的理由。
[提示:朗读要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朗读要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重语气、节奏的变化。]
 
 
答案:
9.①日常交往方面②典型事件③恭送客人④细致体贴 

10.不需要修改,因为叶圣陶先生主张的简洁,不是简单的字少,而是“可简绝不该繁”,要求删去那些词语后意思不变。句中的“还”强调出叶先生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哪怕在身体病重之时,有客来访告别时他总是举手打拱,注重保持礼节,体现他在日常交往上的待人宽厚。    

11.从语速、语调、重音、停连等方面进行分析,能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朗读设计,并分别阐述理由。

示例:朗读时,我会在“这样的人”后面稍作停顿,突出叶老的待人厚;重读“竟”,突出对“像叶老这样的人越来越少”的悲伤和对叶老的怀念。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30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