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俊洪《经典阅读可以很有趣》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甘肃省临夏州中考题)

(二)(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经典阅读可以很有趣
谭俊洪
①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一场红色经典主题阅读活动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启动。活动中,上海图书馆展示其策划的“书海千里江山有声”主题沉浸展,上海商学院虚拟辅导员也亮相主题阅读活动。传统艺术、有声作品、历史影像和文献史料等与实景展陈巧妙融合,让参与者耳目一新:原来经典不是“板着面孔”,也并非“千年一面”,可以灵动而有趣、好看且好玩。
②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其蕴含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容纳了深刻的心灵世界和丰满的生命,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和形式的创造力,能够跨越时空与读者产生共鸣。透过经典阅读,可以学习前人的智慧,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更好地理解现实并为当下提供启迪;透过经典阅读,可以体悟文化传承的力量,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体验人类精神追求的深厚和真挚。然而,由于语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面对经典,读者有时会感到晦涩难懂,难以进入文本的世界。这也为新技术、新手段提供了大展身手的空间和机会。
③数智技术,让经典阅读“潮”起来。经典阅读要走近读者,特别是走进青少年心中,就要符合时代需要、体现时代特点,还可以借助与数智技术的联结,主动变得“潮”起来,以时尚表达激发经典活力。在上海图书馆,精心设计的时空穿越剧情和线下解谜互动,吸引了不少青少年读者参与。现场还以视频形式展现多位非遗传承人的职业经历和精巧技艺,形成一本好读的“真人数字图书”。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被用来增强经典阅读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爱阅读”的上海商学院虚拟辅导员就是一例。在数智技术的加持下,青少年愈发沉醉于经典的魅力。
④特色活动,让经典阅读“热”起来。经典的魅力,人人向往;经典的艰深,又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让经典以亲切的面容、平易的话语、清新的表达“飞入寻常百姓家”,一直是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努力目标。上海自然博物馆基于馆内原创科普读物,打造沉浸式“悦读博物馆”,上演互动科普剧《珍稀动物茶话会》,赢得阅读爱好者、博物馆爱好者、自然爱好者等群体的喜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树立“世纪火种”这一阅读推广品牌,围绕“世纪好书”举办读书会、编辑沙龙等,开展校园巡讲,鼓励学生自主组织读书活动。特色活动激发了青少年参与阅读的动力和热情,吸引更多年轻人投入经典文化的怀抱。
⑤形式创新,让经典阅读“乐”起来。青少年经典阅读兴趣的培养,不仅在于良好的社会氛围,也需要贴近学生、贴近日常的阅读形式,让大家参与其中、享受乐趣、爱上经典。例如,上海虹口区以地方志阅读为媒,将北外滩国际会客厅、瞿秋白故居、鲁迅故居等点位勾连,让师生得以在行走中重读经典。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以“注调传声”活态展演方式吟诵中华古诗文,以艺术化手法诠释经典。新场景、新模式、新体验,让经典阅读常变常新,充盈时代活力。
⑥以“技”共情、以“特”做优、以“创”求新,让经典阅读“潮”起来、“热”起来、“乐”起来,以经典之光烛照青少年人生,让经典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让经典阅读变得有趣而又不失其深度,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追求。
(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04月26日03版,有删改)
11. 文章提出了哪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法,让“经典阅读可以很有趣”?请简要概括,完成下表。
谭俊洪《经典阅读可以很有趣》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甘肃省临夏州中考题)

 
12.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由一场经典阅读主题活动谈起,引出本文的论题。
B. 第②段分析了经典书籍的特点及阅读价值,也指出面对经典,读者存在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
C. 本文的论证方式是立论。论证分论点时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D. 培养青少年经典阅读的兴趣,不仅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也要创新贴近学生的阅读形式。
13. 阅读第④段画线句和下面的改句,说说哪句好,好在哪里。
原句:让经典以亲切的面容、平易的话语、清新的表达“飞入寻常百姓家”,一直是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努力目标。
改句:推动经典阅读家庭化、大众化、普及化,一些社会有识之士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
14. 将下面的链接材料作为论据放在第③段或第④段,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恰当?并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
《2024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描绘中国精神,用诗意书写时代篇章。节目围绕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运用AI、虚实交互等技术手段,融合动画和真人演绎、虚拟呈现等多种手法,打造视听盛宴,让受众沉浸于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长廊”。《2024中国诗词大会》打通线上与线下,联通云端和手间,开创诗词实体手办和数字虚拟藏品,同时升级5G通讯多人连线系统,实现“云中万人团”同步答题、投票和交流。
 
 
 
 
【答案】11. 数智技术,让经典阅读“潮”起来;特色活动,让经典阅读“热”起来;形式创新,让经典阅读“乐”起来    12. A   
13. 原句好。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引用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社会有识之士在推动经典阅读方面所作的努力,富有文学色彩,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生动性。   
14. 第③段,材料举例论证了“数智技术,让经典阅读‘潮’起来”的观点,与第③段上海图书馆的事例是一致的,因而放在第③段。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第②段“由于语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面对经典,读者有时会感到晦涩难懂,难以进入文本的世界。这也为新技术、新手段提供了大展身手的空间和机会”可知,下面的内容即是让“经典阅读可以很有趣”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结合第③④⑤段的中心句“数智技术,让经典阅读‘潮’起来”“特色活动,让经典阅读‘热’起来”“形式创新,让经典阅读‘乐’起来”可直接提取答案。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A.结合第①段“传统艺术、有声作品、历史影像和文献史料等与实景展陈巧妙融合,让参与者耳目一新:原来经典不是‘板着面孔’,也并非‘千年一面’,可以灵动而有趣、好看且好玩”可知,文章由一场经典阅读主题活动谈起,引出的是论点“经典阅读可以很有趣”,而不是论题。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议论文的语言。
原句:“让经典以亲切的面容、平易的话语、清新的表达”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飞入寻常百姓家”属于引用诗句,使文章富有诗情画意。结合“一直是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努力目标”可知,论证了社会有识之士在推动经典阅读方面所作的努力,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生动性特点。而改句“推动经典阅读家庭化、大众化、普及化,一些社会有识之士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过于直白,缺少表现力。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充论据的能力。
首先分析链接材料的论点,结合“运用AI、虚实交互等技术手段,融合动画和真人演绎、虚拟呈现等多种手法,打造视听盛宴,让受众沉浸于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长廊’”“打通线上与线下,联通云端和手间,开创诗词实体手办和数字虚拟藏品,同时升级5G通讯多人连线系统,实现‘云中万人团’同步答题、投票和交流”可知,论证的是《2024中国诗词大会》运用数智技术,让经典阅读“潮”起来。与第③段的分论点为“数智技术,让经典阅读‘潮’起来”一致。而第④段的分论点是“特色活动,让经典阅读‘热’起来”,与材料不符。因此,放在第③段最恰当。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38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