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4年新疆中考题)

(三)现代文阅读(
27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两汉时期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诊断和治疗的手段更加先进,并建立起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②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虚心向名医求教,四处奔走,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他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③东汉末年的另一位名医华佗,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让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觉,然后进行各种手术。华佗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①早在2000多年前,中医药就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向世界。如今,中医馆开到越来越多国家、药企加速国际化布局、海外教育开展顺利……多年来,中国不断加大中医药服务出口力度,贡献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方案,中医药海外接受度越来越高。
②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计,中医药已经传播至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内容纳入16个自由贸易协定,建设31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中低药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③在匈牙利,每年的中医大型义诊活动现场就诊者排起长队;在南非,针灸成了约翰内斯堡大学最受欢迎、最难申请的专业之一;在柬埔寨,中国医疗队用中医药医疗服务帮助当地提高了医疗水平,赢得各界普高赞誉……
④中医药“走出去”步伐坚实,深化了世界各国对中华文明的了解,已成为促进全球卫生健康事业、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3月29日,有删改)
【材料三】
①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亦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非遗传承保护,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发展方向。具体分为五个方面:第一,保持中医药优势与特色,坚持中医药主体发展,是“守正创新”的核心。第二,应坚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注重发掘中医古籍文献精华,不断丰富中医理论与实践,是“守正创新”的关键。第三,发挥中医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作用,有效实现民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的目的,是“守正创新”的不竭动力。第四,坚持中西医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掘中医药宝库财富,是“守正创新”的有效途径。第五,致力营造珍惜、热爱、享受与发展中医药的社会氛围,有效服务民众健康,是“守正创新”的根基。
②中医药非遗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推动中医药非遗服务人类健康,才利于海外民众深入体验中医药智慧与实践魅力,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经。
(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4月30日,有删改)
19. 下列对材料信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仲景被当世称为“医圣”,是因为他收集民间药方,结合临床实践,写成《伤寒杂病论》。
B. 2000多年前,中医药就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向世界,时至今日,已经传播至世界196个国家。
C. 中医药不断地“走出去”,在国外广受赞誉,已成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力量。
D. 中医药非遗传承保护,必须“守正创新”。只有坚持中西医优势互补,才能达到创新目的。
20.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列举张仲景开创中医临床理论体系、提出预防疾病并实施外科手术等事例,证明两汉时期中医诊断和治疗手段更加先进。
B. 材料二通过数据统计和列举中医药国外发展情况,表明中医药传播广泛和国际认可度的提升,体现出中医药在国外的影响力。
C. 材料三论述了推进中医药非遗传承保护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发展方向。条分缕析,层次分明,语言严谨,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D. 中医历史悠久,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人类健康。
21. 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围绕“如何传承中医药文化”,你可以提出哪些建议?
 
 
 
【答案】19. C    20. A   
21. 示例:①开设中医药课程;②开展中医药知识竞赛;③在校园开辟中草药种植园;④举办中医药宣传讲座。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
A.结合【材料一】②段“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虚心向名医求教,四处奔走,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他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可知,张仲景被后世称为“医圣”,原因不仅是收集民间药方和写成《伤寒杂病论》,还在于他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治未病”思想,医术精湛且医德高尚;
B.结合【材料二】第①段“早在2000多年前,中医药就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向世界。如今,中医馆开到越来越多国家、药企加速国际化布局、海外教育开展顺利”、②段“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计,中医药已经传播至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可知,文中并未说明“中医药已经传播至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与丝绸之路的传播存在必然关系;
D.结合【材料三】第①段“中医药非遗传承保护,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发展方向。具体分为五个方面:第一,保持中医药优势与特色,坚持中医药主体发展……第五,致力营造珍惜、热爱、享受与发展中医药的社会氛围,有效服务民众健康,是‘守正创新’的根基”可知,医药非遗传承保护“守正创新”的途径有五个方面,不止坚持中西医优势互补这一点;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
A.有误,结合②段“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③段“东汉末年的另一位名医华佗,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可知,材料一列举张仲景开创中医临床理论体系、提出预防疾病的事例,但实施外科手术的是华佗,而非张仲景;
故选A。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意见建议。结合生活实际和自身的思考,可从教育、宣传、实践等多个角度提出合理且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示例:①学校可以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邀请专业中医人士授课,讲解中医药的理论、历史和实践。②举办中医药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③组织学生参观中医药博物馆、药材种植基地等,亲身感受中医药文化。④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和名医故事。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38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