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节约融入家庭教育》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题)

(三)阅读《让节约融入家庭教育》一文,回答第18~21题。(共9分)
让节约融入家庭教育
①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尚书・大禹谟》中说:“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在当今时代,在家庭教育中提倡浪费可耻、节约为荣,不仅是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让孩子在其中涵养“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道德品质,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
②在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培养节约习惯方面,家庭教育是重要一环。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教育中提倡浪费可耻、节约为荣,不仅是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让孩子在其中涵养“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道德品质,去除铺张浪费的不良之风,在举手投足间展现深植于心的文明素养。
勤俭节约的美德如金子般闪光。
③将勤俭节约融入家风,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代代传承。家庭在粮食、衣物、住房、交通等方面的消费观,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如果不从儿时抓起、不从小处着眼、任由铺张浪费成为孩子根深蒂固的习惯,就有可能积重难返。因此,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培育节约的生活习惯,是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每一位家长都应谨记:勤俭节约是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④家风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塑造着人们的品格。很多人儿时都背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很多人幼时都被父母提醒“碗里饭菜要吃干净”。延续至今,从落实“光盘行动”到拒绝过度包装,再到节水、节电、节气,改变出行方式,只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言传身教,就能把节俭新风写在生活点滴间、刻在家门家风上。
⑤如今,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道德文明素养也在不断提升,“舌尖上的浪费”更是要不得。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希望每个人都能树立节俭意识,培养节约习惯,自觉抵制餐饮浪费行为,让勤俭节约成为良好家风、社会新风。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9.第①段画线句属于哪种论据?有什么作用?(2分)
20.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1.作为当代中学生,请你结合本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如何把“节俭新风写在生活点滴间、刻在家门家风上”。(3分)

 

 

答案:

(三)阅读《让节约融入家庭教育》一文,回答第18~21题。(共9分)
18.让节约融入家庭教育。(或让勤俭节约成为良好家风、社会新风。)
评分标准:(2分)两种答案均可。
19.道理论据,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让节约融入家庭教育。(或让勤俭节约成为良好家风、社会新风。)
评分标准(2分)道理论据1分,作用1分。
20.运用了比喻论证,把勤俭节约的品格比作金子,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勤俭节约品格的可贵,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评分标准:(2分)论证方法1分,作用1分。
21.示例:读了本文,我知道了在生活中要落实“光盘行动”,拒绝过度包装,节水、节电、节气,改变出行方式。以前,我上学都是爸爸开车送我,现在开始我要自己步行上学,还要劝爸爸妈妈少开车,我们一起努力将节俭新风写在生活点滴间、刻在家门家风上。
评分标准:(3分)结合文章内容1分,联系生活实际1分,表述合理1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19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