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①字诚悬。幼嗜学,十二能为辞赋。元和初,进士擢第。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见,谓公权曰:“我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 (A )。”即日拜右拾遗②,穆宗政僻③,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B )。历穆、敬、文三朝。文宗思之复召为侍书后充翰林书诏学士。便殿对六学士,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④曰:“此浣濯⑤者三矣。”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帝留而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浣濯之衣,乃小节 (C )。”时周墀同对⑥,为之股栗,公权辞气不可夺。
10.矣 也 耳
11.文宗思之/复召为侍书/后充翰林书诏学士。
12.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13.第一次进谏希望穆宗正心修身、端正治国态度;第二次进谏希望文宗任贤纳谏、严明赏罚。
14.忠诚耿直,敢于直言(意近即可)
附乙文译文:柳公权,字诚恳。从小就喜欢学习,十二岁就能作辞作赋。元和初年,中进士。唐穆宗即位,柳公权进京回奏政事,穆宗召见,对他说:“我在佛寺中看到你的笔迹,很久就想见见你。”当天就升任他为右拾遗。唐穆宗行政乖僻,他曾向柳公权问怎样用笔才能尽善尽美,柳公权回答说:“用笔的方法,全在于用心,心正那么笔法自然尽善尽美。”皇帝面带愧色,知道他这是借用笔法来进行劝诫。柳公权历事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文宗思念他,又征召他做侍书,后来充任翰林书诏学士。有一次文宗在便殿召见六位学士,文宗说起汉文帝的节俭,便举起自己的衣袖说:“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学士们都纷纷颂扬文宗的节俭品德,只有柳公权闭口不说话,文宗留下他,问他为什么不说话,柳公权回答说:“君主的大节,应该注意起用贤良的人才,黜退那些不正派的佞臣,听取忠言劝诫,分明赏罚。至于穿洗过的衣服,那只不过是小节,无足轻重。”当时周墀也在场,听了他的言论,吓得浑身发抖,但柳公权的语言气势却没有改变。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