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分)
①特爱重之,故遣吾听读。今吾尚略能记《六经》,皆乐君口授也。家贫甚,不自经理。有一妻、二儿。聚徒城西,草庐三间,以其二处诸生,而妻子居其一。
②不绝。蹑其后听之,则延笃③之书也。群儿或窃效靳侮④之,亦不怒。喜作诗,有数百篇。先君时为司理,犹记其相赠一联云:“末路清谈得陶令,他时阴德颂于公。”又《寄故人》云:“夜半梦回孤月满,雨余目断太虚宽。”先君数称赏之,今老书生未有其比也。
16.①学生中有的偷偷地模仿和戏弄他,他也不生气。
②我的父亲多次称颂他,现在的老读书人没有比得上他的。
17.乐君天性质朴,又很博学;每天坚持读经,教导学生,说明他勤奋好学;学生们偷偷效仿他,他也不生气,说明他待人随和的特点;乐君喜欢写诗,受人称赞,说明他很有才华。
乐君,是达州人,出生在巴水峡谷之间,不太和中州的人打交道,生活情状十分质朴不被约束,但(乐君)非常博学。官至少师的先父特别爱惜重视乐君,所以派遣我去听学(于乐君)。到现在我还大致能背出《六经》,都是乐君亲口传授的。乐君的家里非常贫穷,也不经常打理。(家中)有一个妻和两个儿女。集聚学生的地方在城西,有三间草房,用其中的两间储存日常所用,妻子儿女居住在其中一间。
在近五十年中,他每天早起,都在外面教授学生诵《经》,亲口吟诵数百遍,从不厌倦。过一会儿,他一定拖着鞋,拉着长声,用高低不平的调子背诵,(学生们)追随着他背诵,听见他是在背诵延笃的书。学生中有的偷偷地模仿和戏弄他,他也不生气。他喜欢写诗,有几百篇。先父在世时,担任司理,还记得他赠送的一副对联:“末路清谈得陶令,他时阴德颂于公。”还有《寄故人》诗中有“夜半梦回孤月满,雨余目断太虚宽”的句子。我的父亲多次称颂他,现在的老读书人没有比得上他的。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