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3分)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   曹文轩

①我一直坚信,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人生方式。

②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则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③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人,早已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两腿直立行走的动物,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种动物。人是需要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或者说是重要渠道,便是对图书的阅读。

④古人对读书很在意,尽管读书人在社会上位置不高,但读书与读书人是两回事。看不起读书人,但却看得起读书。于是留下了许多发愤读书的故事。如“萤入疏囊”,如“雪映窗纱”,如“凿壁偷光”,还有“头悬梁,锥刺股”之类,等等。但是古人对读书的益处,认识似乎并不很深刻。在某些高雅之士那里,也有“读书可以修身养性”的认识,但在一般人眼里,读书的目的也就只剩下一个功利: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此,过去一般读书人,总不在一个较高的境界。虽也孜孜不倦,但读来读去,还是脱不去俗气。很少有阅读的快意,更少有抵达人生审美境界的陶醉。
他们没有看见一个精神的殿堂,没有看出那书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读书则是拾级而上,往那上方的殿堂里去的。

⑤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读书人的气质是读书人的气质,这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成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了他们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可以说很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我认识的一些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你就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使你对眼前的这些形象过目不忘,永记心中。有时我会想:如果这些先生不是读书人又将如何?我且不说他们的内心因精神缺失会陷入平庸与俗气,就说其表,大概也是很难让人恭维的。此时,我就会惊叹读书的后天大力,它居然能将一个外表平平甚至偏下的人变得如此富有魅力,使你觉得他们的奕奕神采,好不让人仰慕。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0、找出文中的划线句子,说说这几句话运用的论证方法及表达作用。(3分)

11、试分析文章第⑤段的论证思路。(3分)

12、试比较文章结尾与文章开篇的立论用语,找出其不同处,并简述这样变化的原因。(3分)
 

答案:
9、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或“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人生方式”或“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10、作者运用比喻论证,把人的精神世界比喻成精神的殿堂,把书籍比喻成台阶,生动形象、富有诗意的论证了“阅读是一种完美的人生方式”的论点。 11、首先提出“读书人与不读书人气质就是不一样”的分论点,接着阐述读书对人气质养成的作用,最后以“一些先生”的事例论证读书对人的气质有潜移默化的影响。12、与开篇比较,文章结尾用语在“人生方式”前增加了“具有美感”四字,这既是第⑤段论证的必然结果,又为开篇的立论注入了新的内涵,强调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0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