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一)(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ya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自雷江口行大江,江南群山,苍翠万叠,如列屏障,凡数十里不绝。自金陵以西,所未有也。是日,便风张帆,舟行甚速,然江面浩渺,白浪如山,所乘二千斛舟
①,摇兀掀舞,才如一叶。过狮子矶,一名佛指矶,藓壁百尺,青林绿筱倒生壁间图画有所不及。犹恨舟行北岸,不得过其下。旁有数矶亦奇峭,□皆非狮子比也。至马当,所谓上元水府②。山势尤秀拔,正面山脚直插大江。庙依峭崖架空为阁,登降者皆自阁西崖腹小石径,扪萝侧足而上,宛若登梯。……舟至石壁下,忽昼晦,风势横甚,舟人大恐失色,急下帆,趋小港,竭力牵抗,仅能入港。
(选自陆游《入蜀记》,有删改)
【注释】①二千斛舟:指载重二千斛的大船。斛,古代容量单位。②上元水府:长江水神庙之一。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沿溯阻绝 溯:逆流而上 B. 空谷传响 响:回声
C. 凡数十里不绝 绝:灭绝 D. 犹恨舟行北岸 恨:遗憾
6. 最适合填入下面句子□中的一项是( )
旁有数矶亦奇峭,□皆非狮子比也。
A. 故B. 以C. 乃D. 然
7.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篇文章都是先总体概写江边群山连绵的雄伟景象,后细致描绘山水和林峦。
B. 甲文着重抓住不同季节景物特征描写,乙文着重刻画一日内不同时段的景物。
C. 同样是写江流迅疾特点,甲文以正面描写为主,乙文则以侧面描写为主。
D. 两篇文章都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以及游赏过程中的人生感悟。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9.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青 林 绿 筱 倒 生 壁 间 图 画 有 所 不 及
答案:
5. C 6. D 7. C
8.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9. 青林绿筱/倒生壁间/图画有所不及。
乙文参考译文:从雷江口出行进入长江。江南的群山,林木苍绿,山峦重叠,好像一列屏障。总共行驶数十里连绵的景象没有中断。从金陵向西,都未曾看到这样的景象。这一天,顺着风张起风帆,船行得非常快。然而江面水面辽阔,白色的浪花像山一样涌来。所乘坐的虽是载重两千斛的大船,在江面上的摇晃和舞动,好像是一片树叶。过了狮子矶,有一座山名叫佛指矶,长满苔藓的峭壁有百尺高。青色的树林和绿色的竹子,倒挂在石壁上,这种景象是图画也难以描绘的。很遗憾船行驶在北岸,不能穿过山下。旁边还有几个小石矶,也都很奇特陡峭,然而都比不上狮子矶。到了马当山,这里正有所说的长江上水神庙。这里山势尤其俊秀挺拔,正面山脚直插入长江。水神庙依靠着悬崖峭壁架空而建为楼阁。登或下的人都要走楼阁西边悬崖旁的小石径。攀援葛藤侧着脚向上,好像登梯子……船行在石壁之下,白天忽然变得晦暗,风很大,船上的人非常惊恐,变了脸色。急忙放下风帆,赶快驶入港湾,用尽力气牵拉,抵抗风速,船仅能刚刚驶入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