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14
分)
相忆茨菇又一年
史良高
①已经很多年没见过茨菇了。
②去超市里,一边比划着像乒乓球一样圆圆的球茎,球茎还长着弯弯长长的嫩嘴嘴,一边咨询卖菜的大姐。大姐一脸茫然,摇摇头说:“听也没听过!”不怪大姐,这里是山城重庆,哪来茨菇呢?
③家乡坐落在白荡湖畔,那里河道纵横,池塘星罗棋布,是茨菇的天堂。沟沟汊汊,河边滩涂,到处都有燕尾一样的绿叶。秋冬季节,想吃茨菇了,就挽起裤腿,去池塘河沟的一湾浅水里,顺着枯萎的禾秆往下摸索,很快,一个个可爱的粉色肉球就“呼喇喇”地被提溜上来。后来,野生的茨菇渐渐地少了,乡里人家开始“圈养”,“圈养”的茨菇,个大,肉嫩,味更鲜美。
④茨菇是来自泥土的寻常物什,家乡人根本就不拿它当回事,灾荒年间,就将茨菇烀了当主食。现如今的餐桌上,茨菇烹调手法五花八门,炒豆干者有之,炒蒜苗者有之,烧豆腐者有之。常见的譬如茨菇炒肉片:先将茨菇洗净切片,过一下清水,沥干备用。最好挑一块猪的前夹肉,略带肥膘,切成薄片,用生抽腌制几分钟,加点蛋清芡粉裹好。油锅烧热,将肉片倒入,大火炒至肉变色出锅。再洗锅放油,抓一撮葱花爆出香味,将茨菇倒入,配一点木耳为佳,热炒,茨菇由玉白呈现微黄,兑适量清水,半匙白糖,加盖焖十来分钟,收汁前将肉片倒入翻炒。最后撒点鸡精、葱花出锅,淋上几滴麻油。茨菇嫩黄,木耳乌黑,葱花碧绿,再加上肉片绵软,吃起来粉糯清脆,清香可口。如果用来烧肉,则要切成块状,其烧法与烧土豆同,但味道不一样,茨菇的粉糯中夹带着丝丝的甘醇,回味绵长,那是土豆所不及的。
⑤有族人春节祭祖归来,在朋友圈发了一幅又一幅图,画面之中是绵绵乡愁。从那一盘盘美食中,方知他们也极喜欢茨菇。茨菇,成了每年春节家宴上不可或缺的美馔。他们的厨艺更加绝妙,就拿茨菇炒肉片来说,配料中就加了白菜叶、百叶丝和蒜叶,想必那道菜端上桌,青黄碧绿,似温润的翡翠一般,其菜之雅,其格之高,会不会让人不忍下箸?
⑥家父65岁那年和母亲一起,从“人家尽枕湖”的水乡来到城里。到了城里的老人,一到冬天味蕾就觉得寡淡,就念叨起家乡的茨菇来。一次次去菜市场,一次次空手而回。直到春节临近,一家家超市里的茨菇才闪亮登场。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一下子就买了两大兜。回到家,父母在院子里一边清洗,一边用指甲去须,我分明看见,他们的眼里有泪花溢出。
⑦如今,我也跟父母当年一样,离开了自己生活多年的古城,客居他乡。一到秋冬时节就想品尝一下家乡的茨菇,品一品那种微微的苦,那种丝丝的甜。所不同的是,父母当年距离家乡不过百里之遥。而我,肩背行囊,翻越一山又一山,远离故乡“八千里路云和月”。我在这头,茨菇在那头。
⑧腊月里从山道上下来,看到山里人家篱笆墙内青烟袅袅。我知道,那是山里人家每年腊月必做的功课――烟熏腊肉。一到青烟缭绕,预示着一年的光景就要过去。想着我那山高水远的故乡,庭前的河池里像燕尾一样的茨菇叶子日渐枯萎,家家餐桌上新鲜的茨菇正飘着丝丝缕缕的醇香。而我这个游子,在异乡不知不觉又漂泊了一年。
(选自2024年2月17日《文汇报》,有删改)
17. 仿照示例,根据本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为“茨菇”撰写一则词条。
示例:【菱角】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浮在水上,表面深亮绿色,背面为绿色或紫红色;果实为弯牛角形,果壳坚硬;嫩果可生食,老嫩皆可做菜煮食,并可加工做成菱粉。
18. 散文的语言通常追求含蓄、有意蕴,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具备这些特点?请选出一句,并赏析。
选句:
赏析:
19. 为吸引游子还乡,电视台“家乡味道”栏目组准备介绍家乡菜“茨菇炒肉片”,向社会征集推介语,请你尝试写一则。
【答案】
17. 示例:【茨菇】乒乓球一样圆圆的球茎,球茎还长着弯弯长长的嫩嘴嘴。可以用来炒豆干,炒蒜苗,烧豆腐以及茨菇炒肉片,粉粉糯糯,夹着丝丝甘醇,回味绵长。
18. 示例:选句:想着我那山高水远的故乡,庭前的河池里向燕尾一样的茨菇叶子日渐枯萎,家家餐桌上新鲜的茨菇正飘着丝丝缕缕的醇香。
赏析:作者从想象的角度,从看到升起的炊烟,想到茨菇的生长变 化,预示着一年又即将过去,家家桌上新鲜的茨菇飘香,阖家团圆。而作者在异乡又漂泊了一年,通过作者对茨菇的喜爱之情写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开放性题目, 选择其他角度的鉴赏也可以】
19. 示例:茨菇炒肉片吃起来粉糯清脆,清香可口。先要将茨菇洗净切片备用,挑一块肥瘦相间的猪前夹肉切成薄片,肉片大火炒至出锅, 将茨菇倒入锅中,加以葱花与木耳爆香。嫩黄木耳,乌黑葱花, 碧绿之时,肉片回锅,淋上香油翻炒出锅,如同我们对家乡的思念一样,粉糯甘醇,回味无穷。【开放性题目,主要围绕介绍茨菇和家乡味道入手】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由示例“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浮在水上,表面深亮绿色,背面为绿色或紫红色;果实为弯牛角形,果壳坚硬;嫩果可生食,老嫩皆可做菜煮食,并可加工做成菱粉”可知,示例从植物属性、生长环境、色泽、果实及食用方面介绍了菱角。作答此题,需结合文章有关茨菇外形特点、生长环境、食用方法、口感等方面进行作答。
结合②段“去超市里,一边比划着像乒乓球一样圆圆的球茎,球茎还长着弯弯长长的嫩嘴嘴”可知,茨菇外形像乒乓球一样圆圆的球茎,球茎还长着弯弯长长的嫩嘴嘴;结合④段“茨菇是来自泥土的寻常物什,家乡人根本就不拿它当回事,灾荒年间,就将茨菇烀了当主食。现如今的餐桌上,茨菇烹调手法五花八门,炒豆干者有之,炒蒜苗者有之,烧豆腐者有之。常见的譬如茨菇炒肉片”“吃起来粉糯清脆,清香可口。如果用来烧肉,则要切成块状,其烧法与烧土豆同,但味道不一样,茨菇的粉糯中夹带着丝丝的甘醇,回味绵长”等内容可知,茨菇可以做炒豆干,炒蒜苗,烧豆腐以及茨菇炒肉片,口感粉粉糯糯,夹着丝丝甘醇,回味绵长。
示例:【茨菇】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水中或水边;球茎呈圆形且长有嫩嘴嘴,颜色为粉色;可野生也可人工“圈养”;可作为食材,烹饪手法多样,如炒肉片、烧肉等,味道粉糯清脆、甘醇且有清香,是家乡常见且受欢迎的食物。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找出文中含蓄有意蕴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示例:
选句:我在这头,茨菇在那头。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这头”和“那头”的对比,形象地表达出作者与家乡、与茨菇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空间上的遥远,更是心理上的牵挂和思念,含蓄地体现出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茨菇所承载的故乡情感的深沉,虽简短却意蕴无穷。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主观表达。作答此题,首先可联系文章第④段“常见的譬如茨菇炒肉片:先将茨菇洗净切片,过一下清水,沥干备用。最好挑一块猪的前夹肉,略带肥膘,切成薄片,用生抽腌制几分钟,加点蛋清芡粉裹好。油锅烧热,将肉片倒入,大火炒至肉变色出锅。再洗锅放油,抓一撮葱花爆出香味,将茨菇倒入,配一点木耳为佳,热炒,茨菇由玉白呈现微黄,兑适量清水,半匙白糖,加盖焖十来分钟,收汁前将肉片倒入翻炒。最后撒点鸡精、葱花出锅,淋上几滴麻油。茨菇嫩黄,木耳乌黑,葱花碧绿,再加上肉片绵软,吃起来粉糯清脆,清香可口”,提炼概括“茨菇炒肉片”的做法及食材搭配、口感等内容,要突出“茨菇炒肉片”这道菜的特点,比如美味、独特等,同时可以融入一些对家乡的情感元素,以唤起游子对家乡味道的怀念和向往。语言要简洁、有感染力。
示例:家乡的茨菇炒肉片,那粉糯与鲜嫩的完美融合,是舌尖上的乡愁,是记忆里的温暖。先把茨菇洗净切片、清水过一下并沥干,猪肉前夹肉切片用生抽等腌制后炒至变色盛出;再热油爆香葱花,炒茨菇,加木耳等,热炒后加水、白糖焖,收汁前倒入肉片翻炒,最后加鸡精、葱花等,淋麻油出锅。游子们,快来品尝这道家乡美味,找回那份对故乡的眷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