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补天之手》
2020
二
模・
黄浦
区
补天之手
明前茶
①老范做古籍修补已经15年了,直到今天他还zūn xún( )着一条原则,那就是:我和我所有的徒弟,都不用隔夜浆糊。
②老范修补古籍的浆糊可不是市面上买来的,而是自己当天清晨熬炼、捶打出来的。
③为什么?很简单,修补古籍需要使用裱褙(bèi)新纸,而新纸与残破书页之间的粘结全靠浆糊。浆糊只有涂得极薄,又具备极好的粘性,补好的书才不会在纸页与纸页之间鼓出一小块难看的硬痂,旧纸的肌理,才会完全融入新纸中,书页的气韵才一致。唯有自己熬出来的浆糊才有这样的效果。
④老范每天早上5点钟就起来打浆糊。先要自己和面、醒面,醒完面,洗出其中的面浆,再过滤、沉淀。然后把稠乎乎的面浆水用小火熬炼,熬到半透明状,再倒出来,放到打年糕的石臼里一下下捶打,让它产生韧性,直到能拉出丝来。这样的浆糊也只能用一天,因为经过24小时的水分蒸发,它的粘合力就下降了,不宜再拿来修补古籍。
⑤这么多年来,老范收徒弟,单是学习打浆糊就要三个月,就看他耐烦不耐烦。当然,要当老范的徒弟可不容易,熬过这第一关,后面的考验依旧没有完,第二个关口就是选纸。师傅不说一句话,只是把人领到库房里,
让他面对一屋子乌泱泱的纸,洁白莹润的、淡黄纤薄的,像老僧的面皮一样黄中泛褐的,像无花果的果皮一样呈半透明浅红褐色的,像夕阳中的芦苇一样雪白中笼罩一缕暖橘色的……
徒弟也不犹豫,把一张张纸铺在宽大的工作台上,与原书比对。一开始,徒弟很有信心,起码能找出五六种纸来,对师傅说,这些,还有这些,都很合适。
⑥老范说,翻开古籍,再去看看。
⑦这一看,越看越没有信心。从上百种纸中找出来的这五六种,细究起来,有的与原纸厚度不一,有的纤维纹理的走向不同,有的韧性与松紧程度有差异。可别小看这些差异,就是这些细微处,将直接导致补纸刷上浆糊后,膨胀系数与原纸不一样,补完后书页上就会出现皱纹。徒弟再到库房里细找,又坐着乡村巴士,到泾县的各个宣纸作坊里,去问有没有老底子的纸。因为,只有在作坊的纸库里呆了起码一二十年的老纸,边缘与纸芯之间才有微妙的色彩过渡,才可能在一片手掌大的范围内,找到那种古旧的味道。
⑧等到终于找到与原纸厚度、纹理、松紧完全一致的纸,你以为就能得到师傅的表扬吗?未必。老范眯着眼睛觑了半天,三下五除二把徒弟寻来的、充满古味的那些纸拨到了一边去,留下的反而是与之相近、但老旧的味道并不明显的一张纸。老范解释说:修旧不能完全如旧,打上去的补丁既不能看得出这书明显补过,也不能毫无修补的痕迹,因为这也不符合古籍所承载的历史。有一点点补过的痕迹,但整体上依旧很舒服,手感非常之平整、松软、敦厚,就像度过浩劫的人依旧有足够温暖的晚年,这样的古籍修缮才算是“得其所哉”。
⑨找到修补的材料还只是开始,真的着手修补那还真是精细到极致。一旦开工,老范与他的徒弟们都不开手机,不喝水,不上厕所。尤其是那些书页已像残破的蝴蝶翅膀,吹一口气就可能让某些碎片消失不见的古籍,修补起来更是大气儿不敢喘一口。补完了,要用包着老宣纸的大青石压书,让古籍阴干压平。之后,还有折页、锤平、压实、齐栏、打眼、穿稔、捆结、装订……等几十道工序在等待他们。
⑩明代周嘉胄在《装潢志》里,就说古籍修复师需要有一双“补天之手”,同时需要有“贯虱之睛”,气质禀赋上更需要“灵慧虚和、心细如发”
①。从前当过兵的老范,竟能在50岁左右锤炼出这等气场,着实了不起。
(摘自《扬子晚报》2018年3月20日,有删改)
[
注]①
周嘉胄(zhòu),明朝收藏家。所著《装潢志》是中国首部全面系统总结装裱经验的著作。“
贯虱之睛”中的“贯虱”是指贯穿虱子之心,言其精准。“
灵慧虚和”中的“虚和”意为平和。
17.
根据拼音,写出第①节中的汉字。zūn xún(
)
(2分)
18.
结合注释,第⑩段《装潢志》所引内容指的是古籍修复师必须具备的
和
。其中“贯虱之睛”和“心细如发”在文中的具体表现是:
和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8分)
19.
第⑤
段画线句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纸张的
。(4分)
20.
有人说,上文只有第⑨段写到老范修补古籍,而写收徒和准备工作占了大量篇幅,详略不当。你觉得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是:
。(4分)
21.
对于文章题目“补天之手”,以下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
题目出自“女娲补天”的典故,意在表现老范具有改造古籍的气魄和无畏的精神。
B.
文章以“补天之手”为题,是因为老范就是凭着一双神奇的手才能完成古籍修补。
C.
文章以“补天之手”为题,意在暗示古籍修补是难如补天、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D.
题目运用夸张的手法,意在表现老范是个能够拯救古籍的能人,具有高超的技艺。
答案:
17.(2分)遵循
18.(8分,每空2分)本领(技能) 品性(气质、禀赋) 选纸时能很快从上百种纸中确定最合适的一种(量多、快各占1分) 浆糊用料、熬炼及捶打的过程细致(对修补痕迹的手感要求十分细致、补书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细致)(写出其中一点即可,要求明确是哪个环节,并有所解释,各占1分)
19.
(4分,前两空每空1分,第三空2分)排比 比喻 数量多、样式多、颜色丰富、质地不同(写出其中两点即可,每点1分)
20.(4分)前期制作浆糊和选择纸张都是修补古籍的重要环节,是基础,缺一不可;且老范收徒及前期过程都如此细致、专业、用心,更不用说最终的修补,因此更能表现出老范的技艺高超,具有匠心。(明确准备过程也是修补的一部分2分;明确更能表现其技艺高超,具有匠人之心2分)
21.(3分)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