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
45
分)
立鲲鹏之志
(一)(
15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材料二: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凰上击九千里,绝
①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②,夫藩篱之�`③,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④,暴�G⑤于碣石,暮宿于孟诸⑥,夫尺泽之鲵⑦,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也,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
⑧,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节选自《古文观止卷四・楚辞》)
【注释】①绝:超越。②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脚踏浮云,翱翔在极高远的天空。③藩篱:篱笆。�`:一种小鸟。④墟:山脚。⑤暴(pú):暴露在阳光之下。�G(qí):鱼脊鳍。⑥孟诸:泽名。⑦鲩(ní):一种小鱼。⑧瑰意琦行:卓越不凡的思想行为。
材料三: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6.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__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7.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怒而飞 阴风
怒号 B.
志怪者也 处处
志之
C. 鲲鱼朝
发昆仑之墟 野芳
发而幽香 D.
暮宿于孟诸
暮投石壕村
8. 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也,士亦有之。
9. 朗读有助于了解文意,体悟感情。材料二结尾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应该用下列哪种语气来读?请说明理由。
A.平淡 B.祈使 C.反问 D.迟疑
10. 大鹏形象的塑造,是庄子对中国古代文学一个了不起的贡献。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形象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
11. 上述三则材料都运用了想象这一写作手法,请从中任选一例分析其妙处。
【答案】
6. 道
7. D
8. 因此不只是鸟中有凤,鱼中有鲲,士人之中也有英才。
9. 选C。理由:“安”解释为“怎么”或“哪里”,作者用反问语气表达自己不与世俗之人为伍的傲岸清高,流露出无奈和愤慨之情。故选C。
10. 从“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可见其硕大无比;从“鹏之徙于南冥也”,可见其志向高远;从“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可见其力大无穷;从“去以六月息者也”,可见其善借长风。后世人们常借这样的形象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
11. 示例一:材料一中,庄子想象大鲲变为大鹏,其硕大无比、扶摇直上,并能从北海飞往南海,想象雄奇,富有浪漫色彩。
示例二:材料二中,作者想象凤凰翱翔九天的雄姿,鲲鱼遨游万里的形象,表达了对高远壮阔生活境界的赞美。
示例三:材料三中,李清照想象搏击长空的大鹏正乘着风振翅高飞,希望自己也能像大鹏一样高飞远走,表现了词人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掌握。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
A.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怒吼;
B.记载/做记号;
C.出发/开放;
D.都是“夜晚”的意思;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
注意:故,因此;独,只;非独,不只是;亦,也。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朗读语气的辨析。
材料二结尾处句子“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意思是:一般的人又怎能知道我的所作所为呢?安:怎么,哪里,表示反问。哉:呢。说明凡夫俗子哪能了解我(圣人)的所作所为?宋玉有力地反驳,不仅抒发了作者孤高自傲、不同流俗的品格,同时也流露了宋玉在政治上不得意的愤懑之情。故而要用反问语气来读,读出他内心的无奈和愤慨。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根据材料一中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可知,大鹏体型硕大。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根据材料一中的“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可知,大鹏志向远大,要迁徙到南海去。
根据材料一中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可见其力大无穷的特点;
根据材料一中“去以六月息者也”,写鹏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可见其善借长风的特点。
材料一中的大鹏是一个硕大伟岸、变化神奇莫测、胸怀大志、向往光明的形象。后世常用“鹏”这一意象展现阔大的人生境界或远大的理想追求。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想象写作手法的分析理解。
材料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作者充分驰骋想象,将大鲲想象为大鹏,表现了大鹏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力量无比,志向远大,翱翔太空的磅礴气势等。都说明庄子想像力丰富。
材料二:“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作者想象凤凰拍击空气,直上九千里的高空,写出凤凰翱翔于九天之上的形象;“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G于碣石,暮宿于孟诸”,鲲鱼早上从昆仑山脚下出发,中午在渤海边的碣石山上晒脊背,夜晚在孟诸过夜,写出鲲鱼遨游万里的形象。凤凰翱翔于九天之上和鲲鱼遨游万里,表达作者的远大志向,对高远壮阔生活境界的赞美。
材料三:“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九万里长空大鹏鸟正展翅高飞,风啊!千万别停息,快快将这一叶轻舟直接送往蓬莱三岛。词人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句子,说“九万里风鹏正举”,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这让人伤痛的现实社会,因此,词人叫到“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风,你不要停止,把“我”轻快的小舟吹到仙山去,让“我”在那里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自己对美好梦想的追求,渴望有好的帝王和好的居所,渴望有人的关心和社会的温暖,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
据此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为鸟,它的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这只鹏鸟啊,海水运动时将要飞到南海去。这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之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离开北海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在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样罢了。
材料二:所以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鲲鱼。凤凰展翅上飞九千里,穿越云霓,背负着苍天,两只脚搅乱浮云,翱翔在那极高远的天上;那跳跃在篱笆下面的小�`雀,岂能和它一样了解天地的高大!鲲鱼早上从昆仑山脚下出发,中午在渤海边的碣石山上晒脊背,夜晚在孟诸过夜;那一尺来深水塘里的小鲵鱼,岂能和它一样测知江海的广阔!
因此不只是鸟中有凤,鱼中有鲲,士人之中也有英才。圣人的伟大志向和美好的操行,超出常人而独自存在,一般的人又怎能知道我的所作所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