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共9分)
阅读《行至景深处,不畏挑战时》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行至景深处,不畏挑战时
①人生之路,常有风雨,向上前行,终达峰顶。只有经历风雨洗礼,勇敢地掌上高峰迎接挑战,才能领略雨后彩虹的壮美,吟赏绝顶风光的无限。纵然心中有诗意,处处皆风景,但唯有行至景深处,我们才能见识天地之广阔,万物之浩渺。
②不畏挑战,需在困顿中执着坚守。“那些打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文学巨擘,你会发现尼采此言不虚。
唐代王昌龄两次被贬,几经浮沉,但一片冰心,始终为民;宋代黄庭坚被贬黔州,生活艰苦,仍兴办教育,广写诗文;明代王阳明流放贵州,尝尽辛酸,却开坛布道,恩泽后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面对艰难困苦,他们都不弃初心,不改志士风骨,坚守文化之魂。他们点亮的精神之光亦穿越时空,闪耀至今。
③______。囿于一方,浅可见底的池塘总是静谧无波,而吞纳百川,浩浩汤汤的江河终年激越。固然,任谁都希望安逸舒适,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正如傅雷所说:“人的一生充满高潮和低潮,只有庸碌之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游泳运动员潘展乐在2021年第一次出征世界大赛,因其参加的单项比赛均未晋级决赛,故只能在看台上观战,他戏称自己是“看台观战选手”。此后的他苦练泳技,不骄不躁,把每个薄弱点练上几百遍、几千遍。三年后,19岁的他终获“四冠王”“亚洲飞鱼”的称号。从“看台观战选手”到“四冠王”,这骄人的成绩背后,是竞技体育对他的召唤,是他点燃自我、勇往直前的信念,更是他不屈不挠、敢于挑战的决心。
④不畏挑战,需在平凡中不懈追求。当今有不少年轻人好高骛远,对未来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或对前途迷茫,对眼前该做的事无所适从。而青年教师黄灯却在日常平凡的教学中,思考当下教育问题,不畏挑战行且知。她将目光聚焦普通本科学生这一庞大却很少有人关注的群体。五年里,她利用周末和寒暑假,跋山涉水、横跨南北,进行家访。其中不乏时间、精力、财力、与不同学生家庭沟通等诸多方面的挑战,而她却在行走间,化为连接学校与家庭的靓丽风景,更以独特的视角,给予当代中国教育新的启示。
⑤行至景深处,不畏挑战时。在这漫长而崎岖的人生道路上,与其哀怨叹息,不如破茧成蝶,勇敢地迎接挑战,展翅高飞。
(作者:高雁选自《青年文摘》)
18.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9. 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0. 结合文段内容,给第③段横线处补写分论点,与②段和④段首句结构一致。
21. 请你结合本文内容,联系实际说说当代中学生如何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挑战?
【答案】18. 行至景深处,不畏挑战时
19. 运用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唐代王昌龄、宋代黄庭坚、明代王阳明等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不畏挑战,需在困顿中执着坚守”的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20. 不畏挑战,需在挫折中砥砺前行。
21. 当代中学生应该借鉴本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勇敢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挑战,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点概括。论点一般位于文章题目、开头、结尾三个位置。
文章题目“行至景深处,不畏挑战时”表达了观点。
文章开头通过描绘人生道路上的风雨与高峰,强调只有勇敢地面对和接受挑战,才能领略到更为广阔和壮美的风景。中间三段通过不同角度的论证和具体实例的支撑,展现了挑战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结尾部分通过“行至景深处,不畏挑战时”的总结,文章强调了在整个人生旅程中,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都应该持有勇往直前、不畏惧的态度,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超越。据此可知,中心论点为:行至景深处,不畏挑战时。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辨析及作用。
根据画线句中“唐代王昌龄两次被贬……始终为民”“宋代黄庭坚被贬黔州……广写诗文”“明代王阳明流放贵州……开坛布道,恩泽后人”等内容可知,列举了唐代王昌龄、宋代黄庭坚、明代王阳明等人的例子,属于举例论证。唐代王昌龄、宋代黄庭坚、明代王阳明等人都曾被贬,但是都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根据第②段“不畏挑战,需在困顿中执着坚守”可知,运用举例论证,准确有力地证明了“不畏挑战,需在困顿中执着坚守”的观点,使得论证更加具体、真实,具有说服力。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点补写。
根据第②段“不畏挑战,需在困顿中执着坚守”,第④段“不畏挑战,需在平凡中不懈追求”可知,这个分论点与②段和④段的首句结构保持一致,都采用了“不畏挑战,需在XX中XX”的句式;根据第③段“因其参加的单项比赛均未晋级决赛,故只能在看台上观战”“是他点燃自我、勇往直前的信念,更是他不屈不挠、敢于挑战的决心”可知,本段举游泳运动员潘展乐第一次出征世界大赛的失利以及后来苦练泳技,最终实现“四冠王”的事例,重在表现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态度,据此可拟写为:不畏挑战,需在挫折中砥砺前行。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运用。
根据第②段“不畏挑战,需在困顿中执着坚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面对艰难困苦,他们都不弃初心,不改志士风骨,坚守文化之魂”可知,面对挑战时,我们需要有坚持不懈、勇敢面对的精神。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但只有坚持不懈,积极面对,才能克服困难,实现自我提升。
根据第③段“因其参加的单项比赛均未晋级决赛,故只能在看台上观战”“是他点燃自我、勇往直前的信念,更是他不屈不挠、敢于挑战的决心”可知,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意味着在面临学习上的困难或生活上的不如意时,要保持初心,不被困难所击倒,坚守自己的目标和信念。
根据第④段“不畏挑战,需在平凡中不懈追求。”“青年教师黄灯却在日常平凡的教学中,思考当下教育问题,不畏挑战行且”可知,中学生虽然处于学习阶段,但也可以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找到提升自己的机会。要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不断追求进步,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当代中学生应该借鉴本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勇敢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挑战,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