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议论文阅读(20-22题,共8分)
激发科技创新的青春力量
①从探索星辰大海,到聚焦国家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成长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怀揣科技报国理想,太原理工大学学生王煜尘成为中国极地科考史上在站时间最长的大学生;把青春融入祖国的科技事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邓宇皓在“九章”和“九章二号”光量子计算原型机的研制中作出突出贡献……青年学生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立大志、担大任,敢为人先、敢于突破,展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②激发科技创新的青春力量,要继续在“选苗”上下功夫。近年来,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出台,让对科学研究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脱颖而出:“强基计划”积极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着力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拔尖计划”依托多所高水平大学建设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致力于打破培养定式,让学生拥有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间;“英才计划”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培养人才的方式,选拔中学生走进大学、感受科研魅力……一大批具备创新潜质和科学素养的青年学生,秉持兴趣,茁壮成长。
③激发科技创新的青春力量,要进一步厚植人才培养的“土壤”,让好苗子“胃”出来。一方面,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青年学子身怀爱国之心,砥砺爱国之志,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坚定理想、脚踏实地,努力将论文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另一方面,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探索本硕博衔接培养机制、国家交流合作机制、长周期评价机制等,同时依托重大科研平台和重大科研任务,为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提供更多机会,通过高水平科学研究,帮助青年学子获得更好成长。
④激发科技创新的青春力量,还需要更多“阳光雨露”的普照和滋润,赋予青年学生在科研项目中担大任、当主角的机会。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次试点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将资助端口前移,正是旨在培育科学素养、激励创新研究,为构建高质量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提供源头活水。应通过举办科技创新大赛、扩大高校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支持等方式,引导和鼓励更多青年学子关注并投身科技创新,为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蓄人才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9月28日,有改动)
20.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 议论文注重论证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请梳理出第②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22. 请指出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20. 激发科技创新的青春力量
21. 论证思路:首先提出分论点:激发科技创新的青春力量,要继续在“选苗”上下功夫。然后,从“强基计划”“拔尖计划”“英才计划”三方面指出培养人才方式。最后总结出这些计划对青年学生带来的促进作用。
22. 举例论证。举了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次试点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激发科技创新的青春力量,需要更多‘阳光雨露’普照和滋润,赋予青年学生在科研项目中担大任、当主角的机会”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点的归纳。在阅读文本时,应重点关注标题、开头和结尾段落,寻找直接阐述作者主要观点或论题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包含了文本的中心论点。同时,要关注文中的论据和论证过程,确保提取的论点与整体论述相符。对于较为复杂的文本,可尝试将不同部分的信息综合起来,提炼出最核心的论点。
由文章第①段“从探索星辰大海,到聚焦国家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成长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青年学生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立大志、担大任,敢为人先、敢于突破,展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标题“激发科技创新的青春力量”可知,作者通过描述青年学生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积极参与和突出贡献,展示了他们作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的重要性。他们不仅探索未知的星辰大海,还聚焦国家的重大需求,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由此可以提取本文的中心论点为:激发科技创新的青春力量。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证思路。在梳理论证思路时,首先要确定段落中的论点,然后找出支撑论点的论据和论证方法。论据可以是事实、数据、引用等,而论证方法则包括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接着,分析这些论据和论证方法是如何围绕论点展开论述的,最后总结整个段落的论证结构。
由第②段“激发科技创新的青春力量,要继续在‘选苗’上下功夫”可知,这里直接提出了本段的中心论点,即强调在选拔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时,需要在“选苗”这一环节下功夫。
由第②段“近年来,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出台,让对科学研究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脱颖而出……”可知,这里运用举例论证方法,列举了“强基计划”“拔尖计划”“英才计划”等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最后强调,这一系列政策举措使青年学生“秉持兴趣,茁壮成长”。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在分析论证方法时,首先需识别句子中提及的具体事例、数据或引用等内容,然后判断其属于哪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接着,阐述该论证方法如何增强论点的说服力。
由句子中“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次试点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这一具体、实际发生的事件可知,作者采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这一实例具体地展示了如何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机会,并且这种机会是如何旨在培育他们的科学素养、激励他们进行创新研究的。结合后文“为构建高质量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提供源头活水”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实例紧密地支持了“激发科技创新的青春力量,还需要更多‘阳光雨露’的普照和滋润,赋予青年学生在科研项目中担大任、当主角的机会”的论点。这种具体的、有说服力的例子使得论证更加生动有力,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