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5G―A商用时代》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题)

(二)说明文阅读(16-19题,共11分)
拥抱5G―A商用时代
①2019年5G技术进入商用阶段以来,全球5G用户已突破15亿,5G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随着通信技术更新迭代和新终端新业态不断涌现,5G―Advanced(5G―A或5.5G)应运而生。它引入通感一体、无源物联、内生智能等新技术,可使网络性能提升10倍,满足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需求。当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加快推进5G―A建设,不断激活发展潜能。
②从技术应用上来讲,对生产端而言,5G―A的连接能力大幅扩展,并走向全场景应联尽联,为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行业打开全新空间。
例如在中国山东的一家工厂,运用5G―A的配电器和空开保护,加上无人机和机器人,实现了发电设备的自动化巡检、故障快速隔离和恢复供电,巡检效率提升了24倍,全年平均断电时长从5.4小时缩减到25分钟。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
③对消费者而言,5G―A可以促进沉浸式业务、家庭带宽业务体验升级,为智慧家庭、智慧文旅等提供助力。网络带宽升级,可为用户收看4K/8K高清视频等提供技术支撑,促进裸眼3D、扩展现实等沉浸式业务的规模化应用,使消费者享受全新的移动互联网体验。
中国杭州亚运会期间,观众就可以通过终端小程序全程沉浸式3D智能观赛。
④中国正在加速推进5G―A商用建设。中国移动宣布今年将在超过300个城市部署5G―A商用网络,目前已公布首批100个商用城市名单。中国联通打造的基于5G―A的超高清浅压缩编码制播系统,创造了制播领域全球最高上行码率纪录。中国电信也在多个省市完成了三载波聚合(3CC)百站规模部署,并在钢铁、矿山、医疗等行业探索落地5G―A关键技术。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设备商,在2023年10月发布了全球首个5G―A全系列商用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原生万兆、原生绿色、原生智能三大创新技术支撑5G―A商用发展。
⑤5G―A是5G演进到6G的关键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去年6月,国际电信联盟审议通过《面向2030及未来发展的框架和总体目标建议书》,展示了对6G的愿景和共识。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与5G―A当前研究的标准有近70%的重叠。因此,发展5G―A也是在提前培育6G相关产业要素,为6G的落地做好产业储备。今年,全球有望实现5G―A的规模化商业应用,一个更加智能便捷的世界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4月9日,有改动)
16.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全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17. 本文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8. 本文第⑤自然段加点的“近”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19. 下列说法表述
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选择题相应位置,答在此处无效)
A. 本文对5G―A技术进行了介绍,全文的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
B. 文章第②③自然段分别从生产端和消费端两方面介绍了5G―A技术运用的优势,语言特点主要是生动形象。
C. 本文第③自然段画线句“中国杭州亚运会期间,观众就可以通过终端小程序全程沉浸式3D智能观赛。”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 5G―A不仅是对5G的发展,也是在提前培育6G相关产业要素,为6G的落地做好产业储备,所以5G―A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答案】16. 5G―A     逻辑顺序   
17. 举例子、列数字;
举了中国在山东的一家工厂运用5G―A技术的例子,并列举了“24倍”“从5.4小时缩减到25分钟”等相关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5G―A的运用对生产端而言,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的特点。   
18. 不能删去。
“近”表示“接近,将近”。准确地说明了《面向2030及未来发展的框架和总体目标建议书》中涉及的关键技术,与5G―A当前研究的标准有接近70%的重叠。删去了就变成了“有70%的重叠”,与事实不符。“近”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 D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对象及说明顺序。
文章第①段“2019年5G技术进入商用阶段以来,全球5G用户已突破15亿,5G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随着通信技术更新迭代和新终端新业态不断涌现,5G―Advanced(5G―A或5.5G)应运而生”,通过介绍5G技术的运用情况,引出“5G―A”,介绍了它的产生背景以及全球的发展情况,并结合题目“拥抱5G―A商用时代”可确定本文的说明对象是5G―A;
接着第②③段分别从技术应用对生产端和消费者的影响两个方面具体说明5G―A的作用;第④段则重点说明了中国在5G―A商用建设方面的进展;最后第⑤段强调了5G―A在5G演进到6G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对未来的意义。本文的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划线句中,“例如在中国山东的一家工厂”列举了中国山东一家工厂的具体例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能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5G―A在生产端的应用情况;“巡检效率提升了24倍,全年平均断电时长从5.4小时缩减到 25分钟”中,列举了“24倍”“5.4小时”“25分钟这”一系列具体的数字,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以具体段例子、准确的数据有力地说明了5G―A技术给生产效率带来的显著提升,从而更好说明了第②段“对生产端而言,5G―A的连接能力大幅扩展,并走向全场景应联尽联,为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行业打开全新空间”,使得说明内容更加准确、科学、有说服力。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表态:不能删;定性:“近”意思是“接近,将近”,表示估计,起限制修饰作用;带词解句:说明了《面向2030及未来发展的框架和总体目标建议书》中涉及的关键技术,与5G―A当前研究的标准有接近70%的重叠,具体重叠了多少不能确定;删词解句:删掉后意思变为刚好有70%的重叠,过于绝对,与原意不符;说明语言特点:“近”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A.文章第①段引出说明对象“5G―A”;接着第②③段分别从技术应用对生产端和消费者的影响两个方面具体说明5G―A的作用;第④段说明中国在5G―A商用建设方面的进展;最后第⑤段强调了5G―A在5G演进到6G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对未来的意义。文章为“总――分――总”的结构,本项“全文的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有误;
B.第②③段列举了多个事例、数据,如第②段“例如在中国山东的一家工厂”“巡检效率提升了24倍”“全年平均断电时长从5.4小时缩减到25分钟”,整体的语言特点为准确、科学、严谨。两段中未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本项“语言特点主要是生动形象”有误;
C.该句列举了杭州亚运会期间观众可以沉浸式3D智能观赛这个具体事例,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有力说明了5G―A给消费者带来的体验。该句中没有列举具体的数据,故没有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本项“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有误;
故选D。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52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