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写作(满分60分)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29. 题目一:
花季少年的你,一定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或独自面对父母的出差,或协同伙伴探秘神奇的游戏,或拣拾瞬间的感动,或立志“少年强则国强”……记录分享时,便可骄傲地宣称:我,就是那善于发现故事、感悟生活、收藏美好的青春少年!
请以“我就是那少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
(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范文:
我就是那少年
迷茫・不知归处
夜已经深了,听着窗外无穷无尽的蛙鸣,我感觉头脑被搅成一团乱麻。看着旧日记本上“追梦少年,不负韶华”的警示语。少年嘴角抽动,百感交集。“算是讽刺……”我苦涩地笑道。目光游移到那一堆作业上。瘫靠在椅背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双手无力地垂下来。我感到自己像一只折翼的鸟儿,怎么也飞不出那束缚。在一片漆黑之中,它该飞向何处呢?迷茫之中,哪儿又是我的安身之处呢?我又不由得长叹一口气了!
妥协・归于沉寂
这无疑是最轻松 一条路了。放过自己吧,或许你没有心中想的那么优秀,我无奈地笑起来,眼睛却莫名发烫。我不过也是平凡的人而已……想到这儿,我无奈地笑了。我把笔帽用力摁好,随意向桌子一丢,又重重合上了那旧日记本,像极了挣脱了铁索的猛兽。此时此刻,我心中充满着快乐,然而本是微风细雨,却变成了洪水决堤,似乎随时都能裹挟我,陷入迷失的泥潭。“自由了!挣脱了?”我的内心一阵狂呼。
然而,在一阵狂欢之后又归于死一般的沉寂……
觉醒・战胜自我
窗外开始下起雨,打到抖动的嫩叶上,叶子一次又一次不屈地昂起了头颅,脑中不由浮现出和奶奶共同进步的场景……
比赛前夕,复杂的羽毛球路数和接球方法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再次拿起拍子,从前的热血已不复存在。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奶奶先是愣了愣,眼睛向下斜视了半天,可一会儿就嘴角上扬:“对于你这种情况,要不咱们共同进步?你监督我,我督促你,你看着我认真锻炼,我盯着你认真打球。咱们一起进步啊!”半小时后,我扶着奶奶走回家,她笑着对我说:“我这老胳膊老腿可完成任务了,你不要输了呢!”“我才不会呢!”我假装气愤地说道。
少年不屈,时间不老,从此日月星辰不再懊悔,山川河水也颇有画意,愿你笑面如花不负韶华!
我就是那不屈的、奋斗的少年!
【解析】
【分析】
【详解】这是一则命题作文。
1.审题与立意。题目关键词有三个:我、那、少年。我,表明文章的叙述主体,暗示文章要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那,指的是题干中的“或独自面对父母的出差,或协同伙伴探秘神奇的游戏,或拣拾瞬间的感动,或立志‘少年强则国强’……”“善于发现故事、感悟生活、收藏美好的青春少年”,表明这些场景已经发生过,是储存于“我”记忆中的一段经历。那年,自然指正当青春的你们,和“我”相呼应。因此,文章要表达的是少年的“我”的一段美好的经历,或“少年时期”给予“我”的品格影响,这段经历或影响能让我们发现故事、感悟生活、收藏美好,发掘生活中的正能量。
2.选材与构思。文章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散文。
少年时期,每一个人都那样阳光,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人生充满了凌云之志。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少年强则国强”,每一位怀凌云之志的人,都是国家和民族的“少年”。周总理年轻时,当被问到为何而读书,我毅然回答“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毛主席观北国风光,豪情写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胸怀壮志,才能无畏向前;俯临青云,才能心系苍生。今日之你我,亦为中国少年。少年者,国兴之本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常怀“长风破浪会有时”之志,常记少年之感。
少年,不是只有那些阳光的孩子,还有每一个胸怀壮志的你我。少年,拥有的是阳光的心态及无畏的探索精神。孩童时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随着年龄增大,有些人的少年感消失了,有些人的少年感却依旧那样鲜活。九十多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仍在带领团队进行科研攻关,海水稻、双季稻……袁老用我的探索精神和阳光的心态向我们展示了何为“少年”。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不顾自我,毅然投入抗疫一线,不屈服于命运,执着进取,用一颗少年的心,从死神手中抢回无数患者,面对困难,依旧阳光;面对未知,锐意探索。这是属于昂扬的少年的精神,也是属于每一个奋斗者的意志与坚毅。少年的阳光,是驱散黑暗的法宝;少年的无畏,是斩开荆棘的利剑。今日之你我,亦应携阳光之心灵,无畏之思想,勇敢地奔赴前方。
少年,有的是不屈从于时代、年龄,永葆初心的品格。正如那句话所说“真正的勇士,是在看透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依旧热爱生活。”永葆初心不是易事,但总有这样一群人,我们诠释了何为“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时代楷模张桂梅,几十年如一日,将毕生奉献给了教育,助几千名大山里的女孩走出大山;张富清老同志深藏功与名,在基层默默奉献,一干就是几十年。我们用行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与担当,展现了不忘初心的少年感。在成长途中,难免遇到波折,今后的日子也总有坎坷,但愿我们不忘初心,永葆属于少年的朝气。
可以写我的经历故事,表现我的“少年”风格与意气,注意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也可以参照以上素材,挖掘少年的内涵精神,表达对“少年”的礼赞与自己就是“那少年”的决心与担当。
30. 题目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莫道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诗句道出了对事物感受的消长变化。路疑无而实有,事似易而实难。人生的某种经历,往往与诗句有契合之处,让你恍然明白:有些事,其实也没有那么难,那么容易,那么苦……不管好玩还是无聊、简单还是复杂,甚至“酷”“牛”“爽”等感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请以“其实也没有那么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如选择题目二,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例文
其实也没有那么难
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总会碰到一些“拦路虎”――如果你畏惧,那就只会一事无成;但如果你勇往直前,就可能会打败它。而且有些事不是我们想得那么难……
记得那一次比赛,刚进了复赛就说要比画画,天呐,我连美术课上的画都画不好,还怎么设计家具呢?就在我纠结着的时候,评委已经把我们带到家居设计馆了。
我们组抽到的是主卧,设计馆的主卧里有一张床,还有很多柜子,大大小小,样子各异。“这么多家具,我先画什么呢?”我一进屋,立马就晕了。思考了许久,我决定先画那张大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床画好了,可我左瞧瞧右看看,总觉得别扭:“这哪里是床呀,就是一跷跷板嘛!”看着自己歪歪扭扭的画,再看看身边的队友们,一个个画的那么好。顿时,挫败感、失落感一齐涌上来,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想放弃了,因为这对我来说,实在太难了!
我转念一想,这一路过关斩将下来,PK掉多少选手,走到现在多不容易,如果现在放弃,岂不是太可惜了。虽然我不擅长画画,但还是要努力,好好为自己争取一下!
我深吸一口气,把眼睛里装上“雷达”,再一次认真扫描观察,找出卧室各处的细节,重新搭配――虽然我的画不那么美,但是我的设计却很实用!这一次,我不再纠结每个家具要多完美,只要评委能认出来就可以了,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细节上――把几个不一样高的柜子摆在一起,既实用又美观!之后,我又给我的画涂上了颜色,淡淡的紫色,高雅又大方!看着自己笔法虽幼稚,颜色设计却很清新合理的画儿,我满意地笑了――其实,设计没有我想的那么难嘛!
通过这次比赛,我发现:不是每件事都有我们想得那么难,只有勇敢去试,成功才会降临,胜利才会眷顾!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变得更好更强大,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1)审题。半命题作文,首先要补全题目,从材料的提示中可知,空缺处可填“无聊”“好玩”“简单”“复杂”“酷”“爽”等;其次,要明确“其实”的隐含信息,就是原先的误解――简单的后面可能是复杂,好玩的后面可能是陷阱等。
(2)立意。当你补出空缺的词语或短语,你的立意就基本确定了。如你补“无聊”,那么,就是这件事情很有意思或很有价值,只要揭示出意思或价值所在,主题就明确了;如果意思或价值体现真善美或富有哲理,主题就深刻了。
(3)选材。你的补题选择如果是“难”“酷”,先渲染这种“难”“酷”,然后,通过某件事,变成了“易”“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