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辽宁省抚顺市葫芦岛市中考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

三、写作(满分60分)
29.从下而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要求作文。
题目一:人生之路并非担途,在生活琐事里,你难免会遇到烦恼、困惑、伤痛;在追求目标时,你难免会遇到风雨、阻碍、挫折;在与人交往中,你难免会遇到误解、批评、嘲讽……你的不理解,抱怨,只会让你一筹莫展,陷入痛苦。但当你走出抱怨时,你的心境就会豁然开朗,你的世界便会春暖花开。
请以“
走出抱怨,一片晴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要求以“走出抱怨,一片晴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通过这则材料告诉我们遇事不要抱怨,要冷静,不要太急躁,你的心境就会豁然开朗,你的世界便会春暖花开;在遇到意外挫折之后很是沮丧,但最终却又发现事情有回转的余地。有时事情可以等一等,看一看,缓一缓,因为也许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参考立意:与其抱怨,不如改变,不如努力,这样才会有一天晴天。确定主题后选择与自己有关的经历或者亲眼所见的事件来组织行文。本文适合写成议论文,开篇提出中心论点,然后文中分三段,用三个分论点并列论述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深化论点。
【解答】走出抱怨,一片晴天      
有一句话说,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我觉得虽然不是那么绝对,但也不无道理。至少,你成长了,你优秀了,人生就多了许多可能,当然也包括遇到更好的人!

  当你抱怨生活,抱怨身边的人不够好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想一想自己足够好吗?往往是你自己不够努力,生活才阻止了你的进步。是你始终都不愿意努力改变自己,成为更好的样子,生活才会一直牵绊住你的脚步!

  可能,你也看到过这样一张图片:在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枕边,放着一张纸,上面赫然写着距高考XX天的字样。每一个看到这张图的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感触。为人父母看到的是“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是对孩子美好未来的祈盼!可孩子们更多的是抱怨,认为这是父母强加给他们的负担,不过是要自己代替父母完成他们未完成的梦想!恰恰是在这个不断地抱怨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改变,不断地长大。

   我像身边的很多人一样,也曾抱怨过自己的生活,抱怨过自己的出身,抱怨过自己的父母,可这些抱怨又有什么用呢?妈妈经常和我说:“我和你爸爸没文化,希望你能有文化,不再过像我们这样的日子!”儿时,真的不懂。如今长大了,开始明白他们的艰辛,更懂了那一番话饱含的深情。看着父亲辛苦劳作的背影,眼角不禁湿润!

  我不再有昔日的怨言,而是把它们变成学习的动力,用自己的努力给自己一个更好些的明天。我的未来,父母帮不了,只能靠自己!

  电影《青春派》中有这样一段台词:在高三,没有假期,没有娱乐,就连一丝丝想玩的念头都是罪恶的!仔细想来,初中何尝不是这样呢?

  短暂而又美好的初中生活即将画上句号,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我们都能放下各种一文不值的抱怨,用行动改变自己,把自己磨砺成自己的英雄!

  换一种视角,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与其抱怨,不如改变!这样才能走出抱怨,未来是一片晴天。
【点评】本文围绕“走出抱怨,一片晴天”进行论述,简洁、明了、准确。文中引用了社会上的一些经常抱怨人生的负面的例子,来引出“我”的曾经的抱怨,过渡非常自然,文章衔接紧密。小时候的抱怨和长大之后的明白事理又形成对比,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与其抱怨,不如改变!结尾再次点题,总结全文。
 
 
 
题目二:生活中,是他(她)让我成熟自立;成长中,是它让我丰富重情。他(她)是我的师长学友,他(她)是我的邻居亲朋;它是萍水相逢的一个微笑,亦或是先贤圣哲的一句教诲;它是一朵花、一首诗、一个心爱的物件、一个美妙的故事。他(她、它)让我学会思考,学会珍藏,学会感恩,学会绽放……我的青春,因他(她、它)而有梦,有歌。
请以“
我的___________中有他(她、它〕”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如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分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标题“我的______中有他(她、它)”中的“我”,提示作文要用第一人称来写,写自己的体验、感悟或认识等。“他(她、它)”,根据提示语可知,可以是人,如自己熟悉的亲人、朋友、师长、邻居等,或者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可以是物,如一朵花、一首诗、一个心爱的物件;还可以是一句教诲或一个美妙的故事等,所选范围广泛,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或最有感悟的人(物)进行写作,无论选择哪一个,都要体现“他(她、它)”带给自己的积极的影响。横线上所补的内容,根据提示语“生活中……”“成长中……”分析并发散思维,可补的词语可以是“生活”“成长”,也可以是“内心”“眼睛”“青春”等,所补内容决定了所写的范围。如写“我的青春中有他”,就要选择在青春岁月中他带给我的难以忘怀的内容来写。文体上适合选择记叙文,可将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做到叙真事,抒真情。
【解答】我的记忆中有它     
当村头漂亮的两层洋房被强制拆除时,这片村庄成了一片废墟。而我对故乡的最后记忆便定格在了这片废墟之上。

  一年前,村庄还是那么安定、恬静。留守的农妇们朝起晚归、辛勤劳作。老人坐在树荫下给孙子们讲着这个村庄的传奇与历史。你仔细听就能听到“黄河改道”“四马齐驾”的字眼。也有几个野孩子满村疯跑、追逐……我搜索枯肠,也只能找到这几个记忆的碎片。

  今天,我重返故乡,迎接我的是一片废墟。这种景象我不陌生,从汶川到玉树到舟曲,伴随着废墟的是痛失亲人的绝望与无助。面对这废墟,我的心竟疼痛起来。当然,我没有亲人在理废墟之下,可我的家园、我祖先的脚步却被它们埋没。

  还是顺着记忆,我摸索着老家的方向:东边有个池塘,我在那里放过鸭子,捉过鱼;门前有两棵杨树,我和堂哥捅了那树上的马蜂窝……

  映入眼帘的是尘埃落地的悲凉!隔壁的表叔家正在清理砖瓦,他看到我很高兴,又对我抱歉地说道:“也没办法招待你,东西都搬走了!”从表叔那里我才知道为了推进城市化,村里的人都被通知搬到镇上道路两旁的公建房里,而这片村庄将用来办养殖场。

  这便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通一景。

  我的思绪不在这儿,我两眼直直地盯着门前的杨树。在废墟的背景下,这两棵杨树显得如此高大,高大后却是落寞的背影。它们像两个巨人似的守候着这个村庄最后的记忆。

  而它们也将会被砍掉。

  听着树上蝉的哀鸣,我一时竟生起一阵酸楚。

  我曾怨恨自己生于农村,总是黑黑的皮肤,脏脏的小手,还有一口纯正的方言。这些都让我刚到城市时遭受了太多的嘲笑和异样的眼神。到今天,我离开老家十年了。十年是值得纪念的周期,十年里我蜕变成了一个喜欢白衬衫、白板鞋的阳光男孩。在我身上闻不到这里的气息了,但有时面对着城市的灯红酒绿,我会怀念这里,离开得越久,离它越近,记忆就越深。

  所以我喜欢去老家看看,闻闻十年前日子的味道。今天,我的老家成了废墟,或者说我的家园在废墟之下。

  站在村头,我的脚下是千百年来祖先走过的路。经过了多少代的历史,一切都沉淀成弥足珍贵的家园记忆。在当今城市化建设的轰鸣中,这种记忆稍纵即逝。也许到下一代,就消失了。

  没有了家园的记忆,我们将成为精神的流浪儿……
【点评】本文在事件选取上具有个性化特征,视野开阔,有气象;在表达时注意到了意象的营造和渲染,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沉的意蕴。改变与破坏,传统与现代,似乎天然就有着割舍不断的纠结。对此,我们应如何看待,如何思考,如何表达,这是不尽的话题,也是常说常新的话题,作者在此只表达了一点:没有了家园的记忆,我们将成为精神的流浪儿……这也给我们的思考留了白。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4日 下午7:42
下一篇 2025年2月24日 下午7:4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