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6分)
台湾姑娘(节选)
林斤澜
①
①一个戴厚眼镜的,未老先白头的中学教员告诉我的故事。
②一九四六年的秋天,我为了生活,远离不愿意离开的大陆,渡海到台湾中部的一个中学里教书。学校远离城市,宿舍又远离学校。那是一座日本式的木头小房子,经过了日本投降,国民党接收,弄得围墙倒塌,门窗破败。
荒凉的院子和寂寞的田野连接起来了。我怀念大陆上的火热的解放战争,又听不懂本地话,没有一个朋友,活像被充军到沙漠上去了。
③有一天我上课回来,推开房门,不觉呀的一声,仿佛走错了人家。那挂在墙上的脏衣服不见了,摊在“塌塌米”上的被褥叠起来了,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收拾了。最难得的是一股清凉的气味,那是“塌塌米”刚用凉水擦过了。我听见厨房里有响声,从破败的窗子里望进去,只见一个瘦瘦的姑娘,在低着头刷洗锅碗。只能够看见半边脸,脸色又白又干,仿佛石灰。她像是怯生生地看我一眼,没有抬头,也不说话。这就是好心的台湾同事,给我找的“下女”。可是这么小,行吗?
④“小姑娘,叫什么名字呀?”
⑤“娃莫栽。”
⑥“家住哪里呀?”
⑦“娃莫栽。”
⑧“不要害怕,我这里没有多少事情要做的。”
⑨“娃莫栽。”
⑩我刚学会几句台湾话,知道“娃莫栽”的意思是“我不知道”。想必我说的话,她一句也不懂吧。我回到房里,拿一张纸,写上柴米油盐几个大字。再拿出十块钱,一起交到她手里。还没有解释什么,她就静静地一笑,把纸头和钱随便往兜里一塞。
⑪我想我总要说上几句什么才好,就把刚学会的几句台湾话全部搬出来,再捎带上几个日文单字,外加指手划脚,向她说明早饭午饭的时间,晚饭早迟一点不要紧,穿衣服向来不讲究,用不着天天洗换。我看得出来她至少是听懂了大半的。可是必要回答的时候,总是一声“娃莫栽”,或者静静一笑。我疑心这笑里面多少有些狡猾,并且她始终没有抬头看我一眼。
⑫啊,多么固执己见的姑娘呀。
⑬我是一个流浪的光棍汉,人地两疏,却得到这样舒适的照顾,心里充满了感谢。可是一天又一天,从她嘴里只能听到一句“娃莫栽”。我觉着是故意对我疏远。她仔细地固执地,保持着冷淡的态度,仿佛对大陆上来的人,一概不信任。有回我苦脸告诉她,不知叫她什么,只好叫做“娃莫栽”吧。她先是静静一笑,接着忍不住格格笑出声来,笑得直不起腰,两手捂脸,跌坐在台阶上。可是忽然打住了,笑容不见了,好像风筝断线,一下子飘得无影无踪。这一刹那间,她明明显出心事重重,不是这种年纪担当得起的心事,或者这种心事使她成熟得过早了。
⑭我向台湾同事打听她的身世,只打听到她的父亲是一个小学教师,她是高小毕业生。家口重,就念不起书了。我想一个教书的人,自己的子女反倒失学,真是叫人难过。我打算每天晚上抽一点点时间,教她国文。可是这姑娘挺有心眼,我一时不敢乱说什么。有天我到厨房里去,看见她捧着本大书,见我来了就往抽斗里塞。我抢过来一看,却是日文的《安娜・卡列尼娜》。我吃了一惊,说了一句愚蠢的话:
⑮“看得懂吗?”
⑯“啊!”她闭上了眼睛。
⑰我知道说错话了,赶紧叫道:“你很用功,好,很好。要学国文吗?我教你,我有时间,学吧,你学吧。”
⑱“娃莫栽。”
⑲此后每天晚上,我们上一小时的课。上课当中,我才知道一般的国语,她全听得懂。国文程度,也够高小毕业的了。
⑳过了三个月,我第一次让她作文,不出题目,由她随意写写学习的感想。她写道:
㉑“我要努力学习国文,赶快学好。明年我要考中学去。我的大哥被捉去当了兵,有了饭吃。我的二哥被捉去坐了牢,也有了饭吃。他们有饭吃,还使得我亲爱的母亲用不着吃饭了。
㉒从此我笑不畅快,玩不起劲。人家说我成了小大人。可是我的爸爸对我说:‘这样很好,可以供给你上学去了。’上学本是我的梦想,可是料不到,美丽的梦想会是这样实现的。因此,我没有一点理由偷懒,我要赶快学好国文。”
㉓我常年看作文卷子,但从来没有像这一回的动心。老实说,流下了眼泪,并且立刻背下来了。我是小心谨慎的人,平时牢牢记着,哪些话不能出口。可是给她上课时,我竟和她一起读报纸,向她介绍大陆上的真实情况,在字里行间,寻找大陆战场的真实局势。
……
㉔进了城,我慌忙带她走进一家清净的咖啡店。对面坐下之后,我发觉她的眼神里,透着猜疑,忧虑。可是她一字不提,全部埋在心里。可是又全部,叫黑白分明的眼睛泄露出来了。
㉕“啊。”她闭上了眼睛。当睁开来时,神色很安静。说:
㉖“老师,你留心没有?听说有时候校长偷听你讲课。”
㉗我心里一跳,怎么她也知道了呢?我秉性谨慎,但又绝不说谎。到了真话不能明说的时候,就不作声。在课堂上讲近代史新文学史,都是只讲到“五四”,就声明讲不下去了。
㉘清早起来就收拾行李,“娃莫栽”好像不觉得意外,什么话也不说,只管帮我捆捆绑绑的。当我雇好脚夫,回头却看不见她了。叫了两声,也没人答应。我心慌了,走到厨房窗口,只见她笔直站在窗里,脸色石灰一样又干又白,脸上挂着两行眼泪。
她一动也不动,只是手指头哆嗦着,手里抓着一张我的名片,那原是贴在房门上的,不知什么时候她拿下来了。看见这种情景,我脑子里轰的一声,全盘乱了,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反倒拔脚跑出院子。冬天的早晨,铁青的天色,荒凉的田野,哭泣的风,一挑行李,我踉踉跄跄上了路,走出里把地,终究忍不住了,猛的回头,从倒塌的围墙缺口,看见了破败的厨房小窗。窗里黑糊糊的,可是我好像清清楚楚,看见“娃莫栽”当窗站着,手里拿着我的名片,脸上挂着眼泪。我很难过,仿佛是一个丢下亲人,管自落荒而走的家伙。
[注]①林斤澜(1923-2009),又名林杰,浙江温州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9月赴台,以中学和职校教员身份从事地下工作。1957年初,林斤澜在《人民文学》第1期发表小说《台湾姑娘》。
8.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作用。(4分)
9.叙述视角,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请从这一角度赏析本文的叙事特色。(4分)
10.最后一段画线句的语言极具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11.汪曾祺称林斤澜的小说为“怪味豆”小说,虽怪,但颇值得回味。请从这一角度对本文加以赏析。(4分)
答案:
(二)(共16分)
8.画线句既写出了“我”所寓居的环境破败荒凉,又借寂寞的田野将居住环境和内在心境相连接,更显这份寂寞孤苦之浓厚
2分;为下文“我”与 “娃莫栽”相遇,并建立真挚情谊,寂寞逐渐消逝作铺垫,突出了台湾姑娘于我的重要性2分;本句中也折射了台湾遭遇日军侵略和国民党践踏、国内正进行解放战争的时代背景1分。
(评分说明:共4分,给到满分为止。)
9.本文是“我”转述中学教员亲历的故事,却以亲历者“我”的限知视角来叙述
1分,一方面凸显了故事的真实性1分,另一方面读者跟随“我”与“娃莫栽”相识、相知,强化了情感体验,使“娃莫栽”坚强乐观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并更能体会“我”与“娃莫栽”之间真挚的情感以及分别时的痛苦2分。
10.画线句描写了“我”和“娃莫栽”分别的场景,情感张力极强,表现了男女主人公对分离的不舍
1分。对“娃莫栽”哆嗦捏着“我”的名片、脸上带泪笔直站立窗前这个细节的反复刻画,表现了其内心深处的痛苦2分;“我”拔腿跑、踉跄出行的细节和无比凄凉的环境描写,表现了“我”离开时的无奈、自责2分。(评分说明:共4分,给到满分为止。)
11.评分说明:结合内容指出“怪”的表现,从人物形象刻画、情感表达、作品主题与价值等方面阐释对“有味”的理解。
示例一:叙事怪,淡化情节,只是记录了“我”和“娃莫栽”日常相处中的几件小事
1分,却刻画了一个勤劳、质朴、善良的深入人心的台湾姑娘形象1分,抒发了对美好人性的赞美1分,且折射出了特定时期的时代背景,表达了对两岸人民境况的关切和思考1分。
人物名字怪,女主人公的名字是台湾话中的不知道――“娃莫栽”……
选材特别,小说用教员视角讲述了自己在台湾的见闻和经历,这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