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
铁凝
①那时的清晨我在冀中乡村,在无边的大地上常看雾的飘游、雾的散落。看雾是怎样染白了草垛、屋檐和冻土,看由雾而凝成的微小如芥的水珠是怎样湿润着农家的墙头和人的衣着面颊。雾使簇簇枯草开放着簇簇霜花,只在雾落时橘黄的太阳才从将尽的雾里跳出地面。于是大地玲珑剔透起来,于是不论你正做着什么,都会情不自禁地感谢你拥有这样一个好的早晨。
②后来我在新迁入的这座城市度过了第一个冬天。不知什么原因,这座城市在冬天常有大雾。城市因为有了雾,会即刻实在地不知所措起来。路灯不知所措起来,天早该大亮了,灯还大开着;车辆不知所措起来,它们不再是往日里神气活现的煞有介事,大车、小车不分档次,都变成了蠕动,城市的节奏便因此而减了速;人也不知所措起来,早晨上班不知该乘车还是该走路,此时的乘车大约真不比走路快呢。
③我在一个大雾的早晨步行着上了路,我要从这个城市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我选择了一条僻静的小巷一步步走着,我庆幸我对这走的选择,大雾引我走进了一个自由王国,一切嘈杂和一切注视都被阻隔在一米之外,一米之内才有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气派,这气派使我的行走不再有长征一般的艰辛。
④为何不作些腾云驾雾的想象呢?假如没有在雾中的行走,我便无法体味人何以能驾驭无形的雾。一个“驾”字包含了人类那么多的勇气和主动,那么多的浪漫和潇洒。雾能被你步履轻松地驾驭,这时你驾驭的又何止是雾?你分明在驾驭着雾里的一个城市,雾里的一个世界。为何不作些黑白交替的对比呢?黑夜也能阻隔嘈杂和注视,但黑夜同时也阻隔了你注视你自己。只有大雾之中你才能够在看不见一切的同时,清晰无比地看见你的本身。
⑤于是这阻隔、这驾驭、这单对自己的注视就演变出了你的得意忘形。你不得不暂时忘掉“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的人间训诫,你想到的只有走得自在,走得稀奇古怪。
⑥我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先走他一个老太太赶集:脚尖向外一撇,脚跟狠狠着地,臀部撅起来;再走他一个老头赶路:双膝一弯,两手一背――老头走路是两条腿的僵硬和平衡;走他一个小姑娘上学:单用一只脚着地转着圈儿地走;走他一个秧歌步:胳膊摆起来和肩一样平,进三步退一步;走个跋山涉水,走个时装表演,走个青衣花旦,再走一个肚子疼。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闲逛的,都走一遍还走什么?何不走个小疯子?舞起双手倒着一阵走,正着一阵走,侧着一阵走。最后我决定走个醉鬼。我是武松吧,我是鲁智深吧,我是李白和刘伶吧……原来醉着走才最最飘逸,这富有韧性的飘逸使我终于感动了我自己。
⑦我在大雾里醉着走,直到突然碰见迎面而来的一个姑娘――你,原来你也正踉跄着自己。感谢大雾使你和我相互地不加防备,感谢大雾使你和我都措手不及。于是你和我不得不继续古怪着自己擦肩而过,你和我都笑了,笑容都湿润都朦胧,宛若你与我共享着一个久远的默契。从你的笑容里我看见了我,从我的笑容里我猜你也看见了你。刹那间你和我就同时消失在雾里。
⑧当大雾终于散尽,城市又露出了她本来的面容。路灯熄了,车辆撒起了欢儿,行人又在站牌前排起了队。我也该收拾起自己的心思和步态,像大街上所有的人那样,“正确”地走着奔向我的目的地。
⑨但大雾里的我和大雾里的你却给我留下了永远的怀念,只因为我们都在大雾里放肆地走过。也许我们终生不会再次相遇,我就更加珍视雾中一个突然的非常的我,一个突然的非常的你。我珍视这样的相遇,或许还在于它的毫无意义。
⑩然而意义又是什么?得意忘形就不具意义?人生又能有几回忘形的得意?
⑪你不妨在大雾时分得意一回吧。当你忘形地驾着大雾冲我踉跄而来,大雾里的我会给你最清晰的祝福。
(选自《铁凝文集》,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乡村晨雾图,营造出宁静恬淡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雾的喜爱,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B.雾中的姑娘也在踉跄中行走,作者与她就像是镜子内外的影像,两人都仿佛通过对方看到了自己,然后心照不宣地走开。
C.“我”之所以珍视与那位姑娘的相遇,是因为我们在雾中放浪形骸、率性自由的行为于现实世界而言是不具意义的。
D.一场大雾让“我”打破枷锁,回归本真,这与“荷塘月色”带给朱自清心灵上片刻的自由和宁静有异曲同工之妙。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②段,作者运用比拟,生动展现了大雾让城市运转忽然改变的场景,为下文“我”的“得意忘形”提供背景。
B.文章第③段,作者对唐诗信手拈来,既写出“我”在大雾中行走的真实感受,又彰显出文章典雅含蓄的艺术特色。
C.文章第④段,作者以设问展开关于雾的丰富想象和联想,体现出“我”在雾中行走时的思考,丰富了文章的意蕴。
D.文章以雾为主线,从在乡村晨雾中观赏写到在城市的大雾中得意忘形地行走的体验及感悟,结构严谨,行文紧凑。
8.请赏析第⑥段的语言特色。(4分)
9.文章主要写“我”在大雾里得意忘形,而题目却是“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
答案:
6.C(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我”之所以珍视与“你”的相遇,一是因为偶遇的机会难得,也许余生不会再次相遇;二是我们在雾中“得意忘形”的行为打破了常规,释放了自我,获得了自在的生命体验,这是很有意义的。)
7.B[所引“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一句出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并非唐诗;“典雅含蓄”错,本文质朴亲切率真。]
8.①修辞上,运用排比、反复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我”的各种走姿,表现“我”从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到最后欲疯欲醉的变化过程,活灵活现,生动传神。②句式上,善用短句,加快语言节奏,极力表现“我”稀奇古怪的走姿的变化多端,千姿百态。③用词上,运用一系列的动词,如“撇”“撅”“弯”等,形象地表现出“我”在大雾中恣意行走的姿态,具有画面感。④语言风格上,诙谐幽默,口语化,表现了“我”驾雾行走时轻松雀跃的心情。⑤表达方式上,叙述与描写巧妙结合,使行文灵活多变,详略得当。(每点1分,任意答出其中4点即给满分。)
9.①题目中的“你”首先指“我”在雾中遇见的姑娘,作者以此表达姑娘与“我”在雾的掩饰下,都进入了一种释放的状态,此时的“我”与“你”都是一样的人。②题目中的“你”还泛指每一个人,作者以此表达希望生活中的每个人都能冲破生活束缚,打破心灵枷锁,追求生命本真的愿景。③作者有意采用第二人称“你”,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对话交流的感觉,有利于让读者进入“我”的体验情境,感受“我”释放天性后的自在无拘。(每点2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