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勒根那《巴桑的大海》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巴桑的大海
海勒根那
小时候,巴桑家坐落在村子东边的草坡上,那是两间黄泥土屋,院墙是用红柳枝编成的,被风雨侵蚀成干灰色。有两道长满蒿草和车前子的车辙通往他家。童年的巴桑就用那团肉瘤在土路上蹦来蹦去,稍大些,就秘不示人了,只用两只手走路。
那时,除了我,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和他做朋友。他们总是欺辱他、耻笑他,给他起各种绰号,什么“老头鱼”“螃蟹”“怪物”等等。那时,牧业生产队已经解体,每家都分到了马和牛羊。牧村的孩子们基本上都会骑马,我们在草地上赛马,使劲吆喝,任意驰骋,十几匹马一溜烟儿射向草原深处,那感觉棒极了。每每这时,巴桑只有远远地伫立在土墩上望着的分儿,他和斯琴老额吉虽然也分到了一匹枣红马,可他没有腿,夹不住马鞍,根本没法骑马。有时,伙伴们返身回来,会打马绕着他“嗷嗷”地叫嚷起哄,将他矮小的半截身体淹没在飞扬的尘土里。
一次,巴桑问我:在马背上是什么感觉?我想了下,告诉他,应该像在大海里行舟,草原在马蹄下就像无边的海浪,马背上的人在它的上面起起伏伏,而风好似海潮一样灌满你的耳朵……巴桑听了,默默地转身用双手走开了。没想到,那天傍晚就出了事,十几岁的巴桑用一条绳子将自己绑在马鞍上,马没跑出多远,他就被甩下了马背,像一袋面粉那样重重摔在了地上……斯琴老额吉抱起浑身是土的巴桑,用她那双干瘪的布满蚯蚓般的手拍打着巴桑的脸蛋,呼唤了好半天才把他叫醒。巴桑满额头是血,平静地看着斯琴老额吉,好像什么都没发生……巴桑的右臂脱臼了,斯琴老额吉带他去看赤脚医生时,他的右手掌朝外翻垂着,晃晃荡荡的,可他一声也没吭。
这件事发生后,巴桑一直在家休学,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伙伴见到过巴桑,我们还以为他安心在家养伤呢。令人没想到的是,他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竟是骑马飞奔的情景。那天黄昏,我们放学后正在河边玩闹,一个少年骑着枣红大马从牧村中蹿出来,速度极快地掠过我们身边,向远方落日处驰去。是布仁最先看到并认出的他。布仁目瞪口呆地望着马上的人:巴桑?是巴桑?我们纷纷转头去看,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是布仁第一次叫巴桑的名字。等巴桑跑了一大圈回来,我们都盯着他的身下瞧,可那里根本没有什么绳索,巴桑是端坐在马鞍上的,那两个肉瘤被他像鱼尾巴似的翘在前鞍桥上。接着,我们又为另一个发现而惊奇――他的马鞍上没有马镫,那下面空空荡荡!事实上,他要马镫也没有用处,马奔跑起来,上下晃荡应该十分碍事。可要知道的是,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孩子攀上马背不仅依靠腿和马镫,有时甚至还需要手拄套马杆来帮忙。
布仁冲他喊:�k,别告诉我是拄拐都站不稳的斯琴老额吉把你扶上马背的!
巴桑用眼角余光俯视了一眼布仁,然后大声告诉我们:是阿爸,我的阿爸!    
他这么说可不得了,谁都知道巴桑的阿爸死了,那个好骑手死了,虽然我们牧村有如是传统,男孩第一次上马都要由自己的阿爸亲自扶上马背,可是一个死去的人怎么会做到这一点,很明显是巴桑在说谎。
你确定是你那个死去的阿爸?布仁问。
巴桑使劲点点头,没容布仁再追问,他已调转马头疾驰而去了。
某一年的秋天,与巴桑相依为命的斯琴老额吉去世了,只把那串磨得熠熠发光的菩提子佛珠留给了他。斯琴老额吉去世后的几天,或许是为了消解内心的悲恸,巴桑又一次沿着哈拉哈河而去,不过这次他却是逆流而上,那里有我们小时候到过的山洞,那是他心中的大海所在。
当满身泥土的巴桑凭借记忆终于找到那片石塘林时,眼前的山洞已荡然无存,它变成了一片杂乱不堪的采石场,据说这里发现了玉石……巴桑雄狮一样蓬乱着头发,古铜色的身体泛着层层汗溃,他望着夕阳之下的这片乱石堆,感到自己受了莫大的欺骗。他发了疯似的驾着自制滑车在怪石塘里横冲直撞,直到遍体鳞伤,他冲着远方嘶吼,愤骂:大海你在哪儿?大海你在哪儿?……
自那以后,巴桑离开了牧村。那是一个秋日,巴桑的信件来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里面掉出一沓照片:巴桑站在巨大的远洋捕鱼船上,正置身大海之中。
呼德尔:
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乘坐远洋捕鱼船去往太平洋捕鱼了。你一定会很惊讶,我何以做这个选择,那是因为我心中一直有一片大海。还记得小时候,我俩一起去山洞里听海的涛声吗?……我在马戏团赚了些钱,找了一所海洋学校,现在已实习期满,我拿到了海员证……祝贺我吧,呼德尔!我就要出发了,未来七个月的时间,我会一直在这艘大船上……
读这封信时我有多么激动,巴桑的梦想实现了,他终于看到真正的大海了……我举着信札向牧村奔跑,想让每一个人知道:一个牧村长大的没有双脚的孩子,他的足迹能走多远……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对巴桑家的描绘,突出了其家庭的贫困和生活的艰辛,同时也交代了巴桑的性格特征。
B.小说中牧村的孩子们骑马在草原驰骋的情节,与巴桑无法骑马的境况形成对比,表现出了巴桑的孤独和无奈。
C.巴桑骑马飞奔的情景让伙伴们感到震惊和不敢相信,主要是因为巴桑没有使用任何辅助工具就能稳稳地坐在马鞍上。
D.结尾巴桑离开牧村去往太平洋捕鱼,实现了他心中的梦想,也暗示了他对过去生活的彻底告别。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如巴桑与其他孩子的对比、巴桑前后的变化等,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增强了其表现力。
B.小说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如巴桑摔下马后,斯琴老额吉用干瘪的手拍打巴桑的脸蛋唤醒他的描写,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C.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通过“我”的视角展现了巴桑的成长历程和内心世界,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可信。
D.小说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通过讲述巴桑的生活片段,传达了小说的主题,使得读者深受感动。    
8.小说中的主人公巴桑与海明威笔下圣地亚哥的形象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4分)
          
9.小说标题“巴桑的大海”在文中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案:

 

6.B
【解析】A项,“同时也交代了巴桑的性格特征”错误,小说开头描写巴桑家的环境并未直接交代巴桑的性格特征。C项,“主要是因为巴桑没有使用任何辅助工具就能稳稳地坐在马鞍上”错误,巴桑骑马飞奔的情景让伙伴们感到震惊和不敢相信,主要是因为巴桑是一个没有双腿的人,但他竟然学会了骑马,而且骑得如此好。D项,“也暗示了他对过去生活的彻底告别”理解错误,巴桑离开牧村去往太平洋捕鱼,并不能表明“他对过去生活的彻底告别”。
7.C
【解析】“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错误,这篇小说是以第三人称叙述的。
8.①都展现了坚韧不拔的品质:无论是巴桑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顽强和毅力,还是圣地亚哥在逆境中展现出的坚韧和不屈,都展现了坚韧不拔的品质。②都执着追求理想,敢于和命运对抗:巴桑梦想着骑马、追求心中的大海,而圣地亚哥则梦想着捕到更大的鱼并在接连失败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对自我的肯定,两人都展现出了对目标的执着追求与对命运的执着对抗。(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
9.①“大海”首先是广阔无垠、充满未知与神秘的自然景观,对于生活在草原上的巴桑来说,它是遥远而令人向往的世界。②“大海”是巴桑选择成为海员的动因,象征他的职业追求。巴桑在马戏团辛苦赚钱,只为能在海洋学校实习后拿到海员证,去大船上做海员,开启自己人生的新篇章。③“大海”也象征着巴桑内心的梦想,是他对自由和尊严的渴望。巴桑将大海视为自己生活的目标和动力,它代表着无限的可能性和更广阔的生活空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33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