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玉兰吾妻
乔叶
奶奶说她是文盲,我原本是信的。直到在村小上了学,才发现她也能识些字。有一次,我在写天,写得马虎,那一竖便往上顶破了横。她路过时看了一眼便站住,问,你写的这是个啥。我说是天。她说我看像是夫。我说就是天。她说天字出头就是夫。我不耐烦地说夫什么夫,她说丈夫的夫。
①我翻眼看她,她却突然红了脸,疾步离开了。
再后来我才知道,在同村的老太太里,只有她识些字。她不仅会写自己的名字,还认识和自己名字相近的字,即自己名字的周边。和玉长得像的王、主,甚至圭,和兰形貌近的羊、美、竺。家这个字她也认识,还知道女和子凑在一起是个好。村里刷标语,她能准确地读出“农村”“形势”“建设”“贡献”之类的词。我写作业时她常在旁边入迷地看着,尤喜欢听我读出来,越大声越好。有时我故意扯破了喉咙读,然后喊累,让她给我烙鸡蛋饼,要油大的,层多的。她一边骂一边做,骂时做时都喜滋滋的。
那个初秋的中午,院子里晒满了预备过冬的被褥枕头,屋子里的箱柜也都大敞着口。奶奶和邻居七大娘在院子里说话,我吃完饭,还不到上学的时候,有些无聊,也有些好奇,便往箱柜里翻,忽然翻到一个卷得很紧的包袱,便一层层打开,是一件大红碎花的棉袄,虽是一股子陈气,颜色却还很艳。抖开来,掉出了个牛皮纸信封,里面就是那封信。屋里光线昏暗,我便拿到堂屋去看,不自觉地读出声来:
玉兰吾妻:
见字如面。我这里都还顺利。勿念。你在家照顾老小,我知十分辛苦, 实为不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农村很需要建设,你要多参加新社会的学习,要多做贡献。现在形势大好,我估计最迟到明年春天就能完全胜利,安心等我回来就好。
夫绍功即日
有些字我还不认得,只能蒙个音儿。正磕磕巴巴地读着,奶奶就跑了进来,边跑边骂:你个赖孙在那儿干啥哩?我堂皇回答,认字呢。这是信吧?我念念咋啦?她伸了伸手,似乎想要夺过来,又缩回去,显然是怕把信扯坏了,瞪了我好一会儿,方才抖着手说:你给我搁桌上,赶紧爬去上学。
我便搁桌上,爬去上学。她激烈的反应让我越发有兴味,就总想再去偷看,她却换了地方。我找了又找,最终发现她藏在了枕头里,便故意拿到她跟前抖搂,这回她好像没那么生气了,温言款语地哄着我,叫我把信还她。然后她再藏起来,我再找。
②像捉迷藏似的,我们俩玩了好几个回合。
每到天气转凉,她就会开始泡脚,也让我一起泡。一个晚上,我们俩又泡脚时,她问了一番我的功课,我的语文刚考了个满分,看她喜悦,便顺势吹牛,说老师夸我在全班识字最多,普通话最标准。
就知道俺妮儿精能得很。她摩挲着我的脸。
你把那信拿出来,让我给你念念。我大喇喇地说。
寻思了一会儿,她方才把信从贴身小衣的口袋里拿出来。信纸摸起来已经润润的了。
你爷爷就写了这么一封信,就这一封。她说。
你仔细拿着,好好给我念一遍。她说。
不要声高。她又说。
被她的郑重拘着,我便好好念了一遍。也没有声高。念完才看见她满脸的泪。
奶奶,你咋啦?被她的泪吓着,我瞬间也哭起来。乖啊,不哭。她把我抱过来,却依然无声地哭着,哭着。我在她的怀里,也哭着。不明白她为什么哭,便哭得茫然。又因她的哭而难过,便也哭得恳切。我们两个就这么哭了好一会儿,她方止住。拍了一下我的脑袋说,这封信连你爸你叔都没看过,咱家只有你看过,只有你啊你个小赖孙。
小赖孙到底是小,她的悲伤对我而言难以理解,那便不去理解。能确凿理解的是我已经掌握了她的核心机密,这让我越发有恃无恐,恃宠而骄,不知分寸在作死的边缘反复试探,时不时地以这封信为把柄戏弄戏弄她。比如我会偶尔冷不丁地喊一声:玉兰吾――
眼看她要打过来,再接上一个“奶”字,还戗她:咋啦,叫玉兰吾奶不中?玉兰吾奶,玉兰吾奶!
她便又气又笑地骂,中你个赖孙。
玉兰吾妻,玉兰吾奶――童年的记忆里,我从来只知道她叫玉兰。什么时候她还被叫作迎春呢?
迎春,这是她出嫁前的闺名,无疑的。那么便可以就此推断,玉兰应是爷爷在婚后给她起的新名。
③这两样花开的时令也一样,相较而言,迎春偏乡土,玉兰偏雅致。在那个年代,给妻子取一个新名,是不是相当于送上了一件非物质的爱情礼物?
后来我才确定,那时的我其实被奶奶当成了小闺蜜,最小最亲的闺蜜。因给了我至高的闺蜜待遇,她才会和我分享这封信。
④只是这个小闺蜜实在是太小了,太糊涂了。以至于多年后的现在才意识到,这封信就是她这辈子唯一的情书。而这情书对她的意义也早已超越了情书本身,简直就是她的人生指南。
(节选自《宝水》,有改动)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说相信奶奶是文盲,可后来知道奶奶能够认识很多字,于是对奶奶非常钦佩。
B.作者用回忆的方式进行叙述,能够更为理性地看待过去发生的事情,并看清事情的真相。
C.奶奶听完信后,“满脸的泪”“哭了好一会儿”,表现了她对爷爷的思念和内心的悲伤。
D.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借一封家书讲述了“我”和奶奶、爷爷和奶奶之间的情感故事。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突然红了脸”写奶奶因“我翻眼看她”而羞怯,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B.句子②运用类比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我”和奶奶乐此不疲地玩找信藏信的趣味游戏。
C.句子③借两种花分析了奶奶两个名字的特点,表明“我”更喜欢雅致的“玉兰”。D.句子④写“我”醒悟到自己因当时年龄小、不懂事,没能真正理解奶奶的内心感受。
8.从爷爷写给奶奶的信中,可以看出爷爷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概括。(4分)
9.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颁奖词称《宝水》“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请据此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6分)
答案:
6.A(A项“对奶奶非常佩服”理解不当。)
7.D(A项“奶奶因我翻眼看她而羞怯”理解不当。B项“类比手法”分析不当;“乐此不疲”“游戏”理解不当。C项“更喜欢雅致的玉兰”理解不当。)
8.①体贴关心妻子。②积极要求上进(或“思想进步”)。③舍小家顾大家。④热爱新社会。⑤对前途未来充满信心和憧憬。⑥有文化。(本题共4分,答对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9.①多用生活化口语,如“顶破了横”“大敞着口”,营造了真实的生活场景。②人物对话多用方言,如“爬去上学”“中你个赖孙”,富有地域特色。③语言简洁明快,朴实流畅,不事雕琢,浑然天成。(本题共6分。答对一条给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