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赫尔格《划呀,渔民们,划呀!》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划呀,渔民们,划呀!
约・赫尔格[冰岛]
少年走上甲板,在船头坐了下来。夜色漆黑,澄澈的苍穹中星光闪烁。四周万籁俱寂,只有烧着的木柴偶尔发出轻轻的劈啪声。渔船现在不再摇晃了,沉甸甸地躺在大海的怀抱里,微波细浪轻手轻脚地抚爱着这个小小的婴儿。夜晚的空气是如此清凉甜美,令人心神俱爽,他不禁信口哼起了渔民爱唱的歌曲《拍手,拍手,玛丽亚》《划呀,渔民们,划呀》。
在山坡顶上的小茅舍里,克里斯蒂恩站在小窗面前,失神地眺望着水平如镜的大海。她思绪起伏,一生中所经历的无尽的苦难在此刻都涌上了心头。十五年前,出身高贵的她背着父母同船长马格努斯结了婚,跟着他背井离乡来到这个偏远的小渔村。一年半后,她就失去了丈夫,从此成了一个年纪轻轻的寡妇,不得不像别的渔家妇女一样去晒制鱼干和修补渔网,自食其力地谋生度日。现在,总算熬出头了。往后约克尔,那位刚毅可靠的船长会言传身教把她儿子培养成材的。
克里斯蒂恩把窗子打开,海上凉爽的晚风吹拂着自己的脸颊。回想到今天早上她躲在窗帘背后偷偷张望他。他站在那里,身材挺拔,面目清秀;他小时候那么怯弱,但如今那纵身跳上船的坚毅背影,有着一种令人心醉神迷的魅力……她的儿子呵!她站在窗口良久,然后上床去睡了。一丝甜甜的微笑挂在她的唇边――多少年来的第一回呵!
少年站起身来,一眼瞥见东边天际已经变了颜色。一团团浓黑的乌云你追我逐地遮掩上来,一群群白色的海鸟绕着渔船盘旋低飞了几圈之后,又急匆匆地向前飞去。此刻海浪翻腾,猛烈地冲击着船身,桅杆乒乒乓乓地砸撞着,渔船颠来簸去。一股奇臭无比的腥咸味呛进了少年的鼻孔,使他几乎透不过气来。他在走下船舱之前,举目四顾,可是哪里也见不到陆地的踪影。
船长约克尔老早就醒了。他把脸埋在肘弯里,全神贯注地谛听着风声的变化。“这风来者不善,还在加码哩。”约克尔翻身滚过床沿,起来推醒厨师和轮机手。
“咱们得赶紧收网!”
“赶快动手!”
约克尔一口气拉起好几米被浪头打得七断八裂的网绳。陡然间,整个大海在他们眼前咆哮起来,狂风掀起的浊浪翻滚过船舷。桅灯猛击在桅杆上,哐啷一声砸得稀烂。
①渔船一会儿被浪峰高高抛起,一会儿又被压到深深的涛谷之中。船尾翘起来了,整条船像是竖立起来。巨大的浪涛夹着闷雷般的呼啸愈涌愈高,小渔船好像被一股强大的吸力吸进了旋涡之中,再也无法脱身,听凭大海对它肆虐摧残。少年被腥臭的浪头打得五脏六腑都在一个劲儿地翻腾,他两腿一软,一头栽了下去,趴倒在粘稠腥臭的海藻堆上大口大口地呕吐起来。他眼前直冒金星,浑身冷汗如注,趁着一阵大浪的间歇,他一头扑进了驾驶室,他的双手和双脚都已伤痕累累。
那三个人正在收拾残网,他们的手飞快地把网一点一点地拉起,②那三个身穿黄色油布风衣的身影像是三尊雕像一样巍然屹立在刀刃般的浪涛之中,毫不退缩动摇。驾驶舱里已经开始灌水,少年挣扎着爬起身来,他觉得他得做点什么。这是他平生第一遭经受的炼狱之火的洗礼,他必须要经受住这个考验。他咬了咬牙,踉跄着再度冲到了甲板上,一根又一根地把网绳拖起来。鱼网渐渐堆高,他竟以自己都难以置信的气力,把鱼网拖曳到驾驶舱的背后。
蓦然间,拉网的战斗停顿了下来。少年困惑地抬起头,滂沱大雨和汹涌的海涛已经把鱼网缠结成一个乱绳团,而乱糟糟的鱼网又把渔船纠缠得动弹不得。船上升起了三盏遇险求救的信号灯。在灯光之中,他瞥见约克尔高举着一把斧头不顾一切地奔向船头去砍断鱼网。就在这一刹那,一个急浪强劲地冲刷过渔船,只一卷就把船长扫得无影无踪了。渔船朝着一边倾侧过去。
当少年苏醒过来时,他发现自己已经被冲到前桅杆上,铁丝缆绳勒住了他的双脚,戳得他痛彻骨髓。他使出全身气力死命地抱住那根正在爆裂、发出劈啪巨响的主桅杆。甲板上满是碎屑,渔船像块破布一样在浩淼无际的海面浮上沉下,底舱里的积水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涨溢上来,漫过了轮盖。身边已经没有一个人。
少年看到自己脚下的船正在迅速下沉。他闭紧了眼睛,紧紧地抱住了桅杆,眼前闪过母亲站在窗边的身影……猛然间,山崩地裂般的一声巨响,小渔船断裂了,一股火光冲天而起,映红了渔船上空。渔船的残骸星散开来,在直泻而下的白��鞯募だ撕徒甘�之间化为乌有了。
第二天晌午时分,山坡顶上的小茅舍里,面色苍白的克里斯蒂恩一动不动地坐着。浊浪翻滚的大海里,只有空荡荡的一片浩淼。“他不会死的,他年纪轻,身体强壮,”克里斯蒂恩呓语般地说道,“他游起泳来,灵活得像头海豹……”③一个少年的身影转过棚屋,正朝着小茅舍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她赶紧抢步上前,过去打开厨房的门。她的两片毫无血色的嘴唇抽动着……可是话刚到嘴边又缩了回去。少年已经走到茅舍的门前。克里斯蒂恩认出来这是本村修桶匠阿尔纳的儿子,他是到岬角弯处去划他们家的一条小船的。
克里斯蒂恩转回到了厨房里来,脸上的激动神情已经消失了,面孔重又变得像泥塑木雕一般。她如今明白她的儿子再也回不来了。他临出门时脱下来的那套脏衣服还撂在屋子当中的地板上,那是她放在那里准备要洗的。她直僵僵、怔呆呆地跪了下去,双手捧起那堆脏衣服,把搓衣板顶在粗糙的地板上,④愣了老半天,然后没命地在搓衣板上搓洗起那套脏衣服来。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段描写满天星光、微波细浪、哼歌曲等,营造了宁谧安静的氛围,体现海上生活暂时的平静。
B.母亲背井离乡来到小渔村,失去丈夫后,她不得不独自谋生,逐渐地失去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C.海上天气骤变和海浪翻腾让少年感到不适,他抬头寻找陆地的举动,表现了内心的不安与期盼。
D.船长约克尔经验丰富,他能够通过风声的变化,迅速判断出海上严峻的状况,并进行紧急处理。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①“抛”“压”“翘”等动词正面描摹海浪的状态,“高高”“深深”则写出渔船的无力感。
B.句②两处使用比喻,形象写出渔民的坚毅和大海的凶险,渔民毫不退缩的精神是少年成长的动力。
C.句③以蒙太奇手法对少年的行走和母亲的神态进行特写,镜头的交替呈现增强了小说的冲击力。
D.句④将母亲丧子之痛凝聚在“没命地搓洗”脏衣服这一动作中,在无言的场景中传达凄凉之感。
8.“双重奏”本为音乐术语,指两种乐器或声部相互呼应,共同演奏出和谐的乐章。本文采用双重奏的叙事形式,展示了海上与陆地的生活场景,产生较好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9.小说中的海上生活环境,给少年带来了改变。文学作品中,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改变都可能给人物带来变化,请从《悲惨世界》《复活》中任选一部作品,以“环境与人”为关键词,写一则200字左右的短评。(6分)
 
 
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6.(3分)B(“失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错)
7.(3分)A(“正面描摹”错,应为侧面描写)
8.(6分)小说主要描写以少年为代表的渔民在海上与风浪的搏斗与抗争,虽遭遇海难,但整体表现为积极悲壮的奋斗旋律;(2分)同时,讲述陆地上母亲坚忍生活、痛失爱子的故事,凄婉深沉,与前者形成呼应。(2分)二者交融,共同表现了渔民生活的创痛及其不屈的精神追求。(2分)
9.(6分)(观点明确1分,具体论述中能点出两组以上不同环境下人物发生的变化,答出一组3分,两组5分。)
示例一:《悲惨世界》中冉・阿让本是善良、淳朴的青年,充斥暴力强权的社会现实使他沦为囚犯、受尽欺凌。但他盗窃银器被抓时,米里哀主教的博爱使他受到感化和冲击,人性得以觉醒,成为宣扬仁爱的使徒。后来,他成为仁义正直的市长,造福一方;在又一次的流亡生活中,他养育呵护了孤女珂赛特,最终还以德报怨唤醒了一直在追捕他的沙威的人性。社会大环境让冉・阿让由善转恶,而人文环境却推动他向善,并以自己的爱影响了周围环境。
示例二:《复活》中社会环境对聂赫留朵夫的人格产生重要作用。贵族出身的聂赫留朵夫曾受过良好教育,本性纯良,但在成人后受到奢靡生活的影响逐渐腐化堕落,对玛丝洛娃始乱终弃。在混乱荒诞的法庭上看到玛丝洛娃的苦难,他内心的良知被唤醒,在为玛丝洛娃冤案奔走上诉的过程中,他看到了沙俄官僚的昏庸、凶残;在自己的庄园,看到地主贵族的特权给人民造成的贫困。认清社会现实的各种黑暗后,他主动放弃贵族生活,把部分土地分给农民,跟随玛丝洛娃到西伯利亚等,在完成自己精神“复活”的同时,也引领玛丝洛娃走向新生。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01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