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我能飞》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能飞   毕淑敏
“你想飞吗?――是铁血男儿,为驱除寇盗,当空军去!”
巨大的招贴画,像一面峭壁,矗立在四川江津一所阴沉的宅院之前。画上的飞行员全套美式装备,巨型轰炸机挟雷霆万钧之力,遮天蔽日而来,日本的膏药旗狼藉一地。
招贴画下,万头攒动。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在此招生。西装革履的小伙子们在争执画上那架飞机的型号,农村来的考生抓紧最后时间往嘴里塞鸡蛋。
一个衣衫褴褛的小个子黑脸青年,把皮带往里刹了刹。他没有航空知识也没有鸡蛋,皮带只是根草绳。路过河南黄泛区时,他用皮带换了两个玉米饼子。饼子黄得像迎春花一样灿烂,掰开后才发现里面馅着野菜。他后悔没把脚上的胶鞋也一道换了饼,以至后来被土匪白白抢去。
轮到他面试了。
屋子雕梁画栋,像是小姐的绣楼。正襟危坐三位考官,两侧各有出口。
小伙子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空军。他完全没有注意到考官们的脸,只记住了军服是那样威严整肃,带着蓝天浩瀚神秘的气息。他还记住了中间那位考官额发霜白。考官的大檐帽随手搁在桌上,显示出了身份非同一般。
头发这么白了还能当空军,我当然更能飞了!小伙子想。
“家里是干什么的?”左侧的军人问。
“乡村医生。”小伙子答道。
“文化水平?”右侧的军人问。
“高中毕业。”小伙子回答。其实他还差一年才毕业,但他坚信自己能以优异的成绩通过高中水平的测试。
“好了。你可以走了。”中间雪白额发的军人毫无表情地说。
一切似乎很顺利。小伙子顺从地从教官示意的侧门走出,突然记起他们并没有告知他复试的时间。想转身去问,门已经虚掩,他不想给考官们留下丢三落四不牢靠的印象,见不远处还有一个踟蹰独行的学子,便去问同道。
“复试?想得倒美!要复试的就不会从这个门出来了!”牙缝里还腻着蛋黄酱的考生,见有人与己同路,沮丧的脸上竟显出些活跃。
小个子青年这才顿悟:自己叫雪白头发给淘汰了!
“为什么不要咱们?”小个子愤愤不平。他叫江唯远。
“你给考官送金条了吗?听说初试入围者,都在底下打点过考官!”那个考生悻悻地说,“想不到打小日本也要走门子!你想掏出这一罐子血,人家还嫌你的血脏……”
江唯远顾不得听完,转身一拳,击开了他刚走出来的那扇门。
“……是办实业的,上海有名的毛巾大王。”屋内一个身材高大的黑发青年,在回答考官的例行问话。他的脸上流露出踌躇满志的自信,牙齿显得很白,浑身透着黑豹一样敏捷的风度。
“你叫什么名字?”白发军人问。
“林白驹。”黑发青年答道。
江唯远这才发现了自己致命的悲哀:他们根本就没问你的名字!
白发军人示意上海毛巾大王之子――林白驹,从另一扇旁门出去。门外有工作人员向他交待复试的一应事项。
一切就这么简单,毫无道理可讲,江唯远毫不犹豫地相信了金条之说。朝纲腐败,官场黑暗,已是见怪不怪。但杀敌报国的热血,也因了金钱,而分为三六九等吗!
他不能回去,不能再做亡国奴!
他是瞒着家里,从东北逃出来的。一路上千辛万苦,九死一生。到河南商丘后,火车不通,他风餐露宿,还被土匪几次抢劫。日本人层层设防,发现了要投奔抗日的青年学生,二话不说就喂狼狗。好不容易捱到西安。为招兵买马,西安战区救学辅导处和八路军驻陕办事处,都广散简章。江唯远先到八路军那儿看了看。邮票大的一张小门脸。门口有个满脸菜色的小兵在站岗,扛着一杆仿佛是他爷爷传给他的枪。他是从日本人的皮鞭下来的,知道日本人的坚船利炮,知道日本人的森严军法。没有西洋武器,你休想打败日本人!他跋涉上万里跑出来,就是为了打败日本人,要当拥有最新武器的正规军!闻说空军在四川广元招生,他星夜赶到广元。不想招生已经结束,下一轮迁往江津。
他又马不停蹄赶到江津。谁想到人家连你的名字都不问,挥手就赶你走!
(选自《北飞北飞》,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八路军招兵的“小门脸”与国民党的“雕梁画栋”形成对比,更显八路军抗日坚定。
B.考官额发霜白尚且能飞,考试问题简单易答,让江唯远感觉飞行员之梦不再遥远。
C.文章用“蛋黄酱的考生”、林白驹的录取结果反衬江唯远的失败,体现“官场黑暗”。
D.动作、心理、语言等描写的使用,让江唯远人物形象鲜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7.对文中江唯远离家参军途中的叙述这一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没有西洋武器,日本人军法森严、船坚利炮,使江唯远对打败日本人的信心不足。
B.日本人的严防,土匪的猖獗,八路军小兵的满脸菜色,这些都透露着抗日形势的艰难。
C.参军的过程坎坷艰险,九死一生,既体现社会的动荡不安,也表现日本人的残酷冷血。
D.该段“逃”“捱”“跑”“赶”等动词,形象写出了江唯远想打败日本人的急切心情。
8.江唯远远赴四川江津参加招飞,结果失败,看似出人意料,实则上文亦有多处暗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文章标题《我能飞》为编者所加,而有读者认为拟题为《我要飞》更好。你认为哪个标题更好?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

6.(3分)C(解析:C项“蛋黄酱的考生”同样落选,并非反衬。林白驹的招生结果与江唯远进行了对比)
7.(3分)A(解析:A项没有西洋武器、信心不足表述不正确)
8.(4分)①面试前“人头攒动”,说明参招人数众多,入选困难;②面试前的招生宣传,将“招贴画”喻为“一面峭壁”,暗示招飞考试艰难;③面试过程,所问问题简单,同中有异,均问家庭背景,而江唯远,不问姓名;④面试过程,“白发军人”“毫无表情”的态度。⑤面试结束,江唯远从侧门走出。(评分标准:共4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观点一:赞同标题《我能飞》。理由:①设置悬念。开篇招飞海报吸引人心,面试中主人公高度自信,结局却梦碎。主人公最后“能飞”向哪里,牵动人心;②突出人物形象。主人公不愿做亡国奴,历经磨难辗转多地前来投军,且有一定的文化水平;③能飞扣住文章内容,能飞却不让飞,形成对比,更突出主人公的遭遇。突出主题。④沦陷区人民希望摆脱奴役,投军杀敌,却因政府腐败而心冷,凸显国民政府的政治腐败。其他标题则没有这些效果。观点二:赞同标题《我要飞》。理由:①突出人物形象。主人公不愿做亡国奴,历经磨难辗转多地前来投军,面试过程突出其爱国之志和嫉恶如仇;②推进情节发展。选文内容围绕“面试”展开,主人公“面试”的历程,体现其“要飞”的进程,亦是情节展开的过程。③突出主题。沦陷区人民希望摆脱奴役,投军杀敌,却因政府腐败而心冷,凸显国民政府的政治腐败。(判分参考:无观点,不给分;理由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31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