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题。
壶 友 聂鑫森
古城湘潭的老少爷们儿喜欢喝茶,而且喜欢去茶馆喝茶。古人说茶须静品,老百姓却图的是茶馆的热闹。
喝茶最好的地方是雨湖八仙桥附近的“七碗茶街”。
“七碗茶”是个典故,又称“卢仝七碗”。唐代诗人卢仝有一首诗叫《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此中写了品饮名茶从一碗到六碗的奇妙感受,而第七碗茶就无须再喝了,“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七碗茶街”的茶馆大大小小有十几家,从早到晚茶烟飘香。还有卖各种名茶、粗茶的店铺,红、绿、青、黄、白,品种俱全。当然,少不了卖茶具的去处,炉、壶、碗、碟、杯,什么材质什么器形的都有。但专卖紫砂壶的,却只有一家,叫“把持紫砂壶店”。紫砂壶大多小巧玲珑,用手把持着饮啜和玩赏,这个店名很有意思。紫砂壶来自江苏陶都宜兴的工厂和作坊,有珍品也有普通用品,可以各取所需。
“把持紫砂壶店”的老板,是年过半百的江井泉。平头、窄肩、瘦长脸,脸上总浮着亲和的笑,说话的声音很温润。
店子的门脸不宽,店堂也不大。隶书的店名横额和行书的木板门联,都是深紫底色衬出的绿色字,字好,色调很古朴。联语是江井泉所拟:“把一壶春色;持几缕书香。”其不但嵌入了店名,还有引人遐想的意味,也可见出他是一个腹笥丰厚的人。
有人说店子的格局有点像茶馆。店子里不设柜台,三面靠墙的是结构简约的货架,或圆或方或扇形的格眼里,摆放着各种品类的紫砂壶。货架边放置着几个大陶盆,茶水里泡着一把一把的紫砂壶。店堂中间放着两张八仙桌和长板凳,桌上摆着茶壶、茶杯和随时可生火煮茶的竹箍小茶炉。
来的都是壶友,他们喜欢收藏紫砂壶或酷爱用紫砂壶饮茶,有老也有少,说说笑笑,很开心。江井泉热情款待客人,自己也把持一把古香古色的紫砂壶,坐在桌子边,一边认真地听,一边小口地啜茶。
有人问:“江老板,我爱喝红茶,该选什么壶形?”
江井泉说:“紫砂壶的长处,是沏茶不走味,耐热性能优,端和提都不烫手。一般来说,沏红茶宜用壶身偏高的壶;沏乌龙茶,可选壶身偏小的壶;沏绿茶,可用壶型偏矮的中型壶。”
又有人问:“养壶是好好收藏让它不磕不碰,还是把天天用它喝茶当作一种养壶法呢?”
江井泉笑了,说:“一只好紫砂壶舍不得用,供在博物架上,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古玩。紫砂壶的精气神,是靠饮者常年用,把持、拭擦、沏泡、啜饮,人壶有缘,互为欣赏与受益,壶才有了雅逸的品格与灵性。这才是真正的养壶之道。”
“贵店不是有代人养壶的项目吗?由江老板代养,一天付十元,不也是一种养壶法吗?陶盆里总是挤满了壶!”
江井泉冷眼一瞥货架边的陶盆,淡淡地说:“壶主多是有来头的人物,有钱却无闲,在本店买了中意的壶,再交给我代养,晨起用滚水烫壶,再用温水擦拭壶里壶外,然后清水洗壶,放入主人钟情的茶叶沏泡。两个小时后倒掉茶叶,置于陶盆的茶水中浸泡。养得稍可入眼,短的三个月,长的半年,直到壶主来取走。代养毕竟是代养,与亲养是两回事,壶与人不是零距离时时接触,情未通,意未出,只是得个‘养’过的名声罢了。”
“江老板高见,请帮我选把喝乌龙茶的壶,我回去一定好好亲养,就不劳您费神了。”
“这话我喜欢听。”
…………
三伏天。星期六上午。
几个壶友聚在紫砂壶店,赏壶、购壶后,与江井泉一起坐在八仙桌边喝茶、聊天。
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小伙子,拎着一个式样新潮的羊皮提包走进了店堂。
江井泉赶快站起来,迎上去,说:“是小简呵,小别有一个月了,稀客,稀客。”
“江老板好记性。我叫简恒。”
“你在敝店买过四只上品紫砂壶……”
简恒打断江井泉的话,说:“我把它们养了一个月,想请您过过眼。”
“愿一饱眼福。”
江井泉清楚地记得,简恒来买壶时,店里就只他们两人。简恒是本地一所大学的物理系的青年教师,马上要评职称了,想买几只好壶送给几位爱喝茶的领导和导师,希望能由讲师顺利地评上副教授。
简恒打开提包,掏出四个锦盒,再从锦盒中拿出紫砂壶摆在桌上,脸上的表情有些得意。
江井泉把四只壶轮番看过,说:“壶体光亮,好看,却是速养出来的,这种光亮叫‘和尚光’。”
“我想让壶身有岁月形成的温润,中看。”
“你是用沾油的手和沾油的棉纱,在壶身反复触摸和拭擦,便快速拥有了一层浮光。而温润的光亮是从内往外透,是长年累月用手摩挲用嘴啜饮用茶水浸泡出来的,那是岁月之光,有恒定的价值。”
“难道‘和尚光’容易褪去?请江老板让我开开眼界。”简恒的嘴角叼起一丝冷笑。
江井泉说:“好吧。既然你的领导和导师,是懂茶懂壶的内行,不如让我来先破局,也可免去你送壶时的尴尬。”说完,他寻出一块白纱布,倒上几滴清洁剂,把四只壶的外表拭擦一遍。壶身的浮光随即褪去,露出一块一块的垢疤,难看如癞斑头。
简恒羞愧得脸色乍红乍白。
“小简,这养壶如同你们做学问,得慢慢来,让学力一点一点增进,够格了,人家肯定认可,送不送壶不是紧要的事。”
简恒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这壶我原价收回吧。你别担心,我有办法让壶恢复原样,然后再花时间来养壶就是。”
“谢谢……江老板……”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城湘潭的老少爷们儿只喜欢去热闹的茶馆喝茶,这与古人喝茶喜静不同,流露出作者对民俗逐渐消亡的忧虑。
B.江井泉的店铺给人的感觉有点像茶馆,是因为他常常在店里热情款待紫砂壶壶友,大家聚在店里有说有笑。
C.江井泉为买壶的人代为养壶以收取一定的报酬,可以看出他善于发现商机,并能想办法扩大销售。
D.简恒在听闻江老板的指点后,羞愧万分,他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并对江老板原价收回壶而充满了感激。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通过江井泉与进店的壶友之间的对话,展现了他在紫砂壶研究上的精深造诣,也为下文他发现简恒养壶的弊病做了铺垫。
B.小说围绕紫砂壶来叙事,通过江老板与青年教师简恒之间“应该如何养壶”的交流,引发了读者由“养壶”到“养人”的深刻思考。
C.小说善于运用神态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如江井泉“冷眼一瞥”,写出了江井泉对在店里养壶的人的轻视,凸显了他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热爱。
D.小说的语言时而平实质朴,如对江井泉的描写“平头、窄肩、瘦长脸……”,时而清新雅致,如“把一壶春色;持几缕书香”。
8.简恒的壶为什么没有“养成”?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9.“闲笔”,是指叙事文学作品在人物和事件主要线索外穿插进去的部分,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大有意趣。请找出文中三处“闲笔”并分析其作用。(6分)
答案:
6. D【解析】A项“流露出作者对民俗逐渐消亡的忧虑”属于无中生有,过度解读文本。B项“江井泉的店铺给人的感觉有点像茶馆”的原因表述有误,原文强调的是店内的格局像茶馆。C项“他善于发现商机,并能想办法扩大销售”理解有误,从原文看,他虽代为养壶以收取一点钱财,但对于代为养壶之事并不认同,也是当时环境下的无奈之举。
7. C【解析】“写出了江井泉对在店里养壶的人的轻视”理解有误,“轻视”不准确,只是不认同“代为养壶”这一做法。
8.①养壶需要时间的沉淀。养壶不能速成,简恒一个月的速养最后只能养出“和尚光”。②养壶需要情谊的沟通。养壶人用心把持、啜饮,逐渐赋予壶雅逸的品格与灵性,而简恒违背了养壶之道。(每点2分,两点5分,若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9. ①开篇对“七碗茶”及“七碗茶街”的描写,充满古朴典雅的氛围,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底蕴。②对店里陈设的描写,看似无意,却将江井泉的人格操守与追求揭示出来。③详细描述替人养壶的过程,与传统文化密切关联,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守望和弘扬。(每点2分,共6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