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落地生根》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落地生根
余华
冬去春来,林祥福留在了溪镇,没有和冬天一起离去。当绿芽在树木冻裂敞开处生长出来时,林祥福在溪镇扎下了根。
龙卷风之后是雷冻,溪镇破败的景象在门窗上一览无余。林祥福施展起了他的木工手艺,将陈永良家变形破损的门窗收拾一新,又替隔壁邻居收拾了变形破损的门窗。林祥福的木工手艺声名鹊起,街上其他人家的邀请接踵而至,林祥福一人忙不过来,陈永良也加入进来。陈永良展示了大锯匠的手艺,不用尺子,只是用手掌丈量,就能锯出林祥福需要的尺寸,而且锯缝又直又细,陈永良还将过去制作扁担的本事也用在了门窗的翻新上。两个人联手后干起活来又快又好,一天就能翻新一户人家的门窗。当街坊邻居询问多少工钱时,两个人一样的木讷起来,不知道应该收多少。倒是李美莲有办法,她把一只竹篮挂在门口屋檐下,让他们自己往里面扔工钱,愿意扔进去多少是多少,不扔的说上几句好听的话也行。街坊邻居都往竹篮里扔进去了工钱,好听的话也是说了不少。    
想到溪镇尽是变形破损的门窗,林祥福和陈永良商量继续做下去。两个人开始走街串户,做过大锯匠和扛房工人的陈永良,将他的手艺延伸之后做出了一辆板车,而且十分结实,只是在街上拉过去时声音响得出奇,板车上堆满木料,板车的响声成为他们的吆喝声,人们只要听到嘎吱嘎吱仿佛一座木桥正在倒塌的声响,就知道修理门窗的那两个人来了。
他们携带一只脏得像是装过木炭的米袋,挣到的工钱都扔在里面,黄昏回到家中,首先做的事就是把米袋里的铜钱倒进那只竹篮。李美莲已将竹篮移到屋前的一棵桃树下,竹篮里的铜钱堆起来时,鲜艳的花瓣也在掉落下来,桃花和铜钱掺和到一起,李美莲说这些钱里就会有一股喜气。
林祥福与陈永良精湛的木工手艺在溪镇流传开来。有人投来破旧木器,看着林祥福将它们收拾一新。一传十,十传百,更多的破旧木器来到陈永良家门口。最多的一天那些衣橱、桌子、椅子、木盆什么的逃难似的排成一队。然后,有人来定做新家具了。林祥福对陈永良说,如果开设一家木器社,生意就能红红火火做下去。陈永良点头说是正经做木器生意的时候了。林祥福说这条街东边有一块空地,可以盖两排楼房,楼下用作工房,楼上用作住家,两头砌上围墙就是院子,只是不知道那块空地是否可以用? 陈永良说溪镇的空地都是顾益民的,这个不难,顾益民会出价公允。陈永良说,难的是盖房的资金哪里来,虽说他们已经挣了一些,盖房的话还是远远不够。
林祥福认真解开女儿的衣服,从里面摸出一个布包,打开布包后取出抵押田地和金条所换的十二张银票,递给陈永良。陈永良吃惊地看着这一叠数额巨大的银票,他没有想到这个背井离乡的男人竟然携带如此惊人的财富。他将银票递回去,看着林祥福小心翼翼放进女儿衣服里面,问林祥福为何耍将银票放在女儿的衣服里。林祥福说,银票要是丢了,他和女儿就不能活下去了。陈永良说要是女儿丢了呢,这银票不也丢了? 林祥福说:“女儿丢了,我还要银栗干什么?”
街上人家的门窗油漆一新以后,林祥福和陈永良开工了。他们先后雇来了泥瓦匠和油漆工,梁柱门窗这些木工活自己动手,他们在那块空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半年以后,两排双层的青砖灰瓦的楼房拔地而起,再用围墙连上。两排房子的楼上各住两家人,一排房子的楼下是木器社,另一排房子的楼下有李美莲的厨房和两个杂物间,还有一个最大的房间作为仓库。
陈永良请风水先生选了一个黄道吉日,作为木器社开张之日,也是他们两家乔迁之时。
这一天,二十多个邻居陆续走来,这些说话时语调飞快的男人和女人,嬉笑地挤进屋门,风卷残云似的搬空了陈永良的家。他们每人搬起一物,三个孩子也被他们抱到了手上,后来的几个人看看实在没有什么可搬了,就追上去搭一把手。这些人浩浩荡荡走在街上,后面跟着更多的孩子,来到街道东边的那两排新盖的楼房。尾随在后的李美莲眼睛湿润,这位历经漂泊之苦的女人,终于在这一天感到今后的生活有了根基,她对走在前面的陈永良说:“这么多人来帮忙,做人
是做到头了。
顾益民也来了,他带来了几串鞭炮,让两个仆人在院子大门前点燃鞭炮,在啪啪的响声里,顾益民看看崭新的两排楼房,又看看众多前来帮忙的人,对林祥福和陈永良说:“你们在这里落地生
根了。”    
顾益民看见林祥福的女儿站在一张桌子下面咯咯笑,她抱着桌腿像是抱着父亲的大腿。顾益民问林祥福,这孩子叫什么名字? 林祥福对顾益民说:“她是吃百家奶过来的,因此叫林百家。”
顾益民点头说:“这名字好,这名字吉利。”
站在一旁的李美莲听了有些心酸,等人们散去,她悄声对林祥福说,该去找个合适人家的女人,她说:“不为自己,也该为孩子找个妈。”
林祥福笑了笑,不以为然地摆摆手,对李美莲说:“你就是孩子的妈。”
(节选自长篇小说《文城》,题目为编者所加)
【故事背景】林祥福为了寻找女儿的妈妈小美,从遥远的北方来到了江南水乡溪镇,得到同样从外地漂泊而来的陈永良夫妇的接济(陈永良腾出一间房给林祥福父女住,李美莲用自己的奶哺育林百家),暂且安顿下来。顾益民是溪镇的商会会长,也是溪镇第一富裕的乡绅。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林祥福和陈永良充分发挥各自的木工手艺,帮人修理窗户、家具,攒下了办木器社的资金。
B.林祥福把银票藏在女儿衣服里面,认为银票放在女儿身上最安全,体现他小心谨慎的性格。
C.林祥福给女儿取名叫“林百家”,是为了图个吉利,这一点得到当地乡绅顾益民的肯定。
D.面对龙卷风和雪冻的天灾,溪镇的人们相互关心,抱团取暖,呈现出一幅幅温馨的画面。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没有和冬天一起离去”将人和冬天相提并论,使用比拟手法,巧妙交代林祥福留在溪镇。
B.把桃花和铜钱掺和到一起,营造温馨诗意的氛围,含蓄表达李美莲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
C. “风卷残云似的搬空了陈永良的家”,用比喻和夸张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邻居的热情与粗野。
D. “李美莲听了有些心酸”,运用心理描写,生动表现了李美莲对林百家的恻隐与怜爱之心。
8.文中画线处说“做人是做到头了”,又说“你们在这里落地生根了”,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9.文中频频出现“冬去春来”“龙卷风之后”“街上人家的门窗油漆一新以后”之类标示时间线索的语句,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6. D  (A项,“攒下了办木器社的资金”错,原文说的是“虽说他们已经挣了一些,盖房的话还是远远不够”,其实还是靠林祥福从老家带来的十二张银票。B项,“认为银票放在女儿身上最安全,体现他小心谨慎的性格”错,在林祥福看来,女儿就是他的命根,是他的一切,“银票要是丢了,他和女儿就不能活下去了”“女儿丢了,我还要银票干什么”。C项,“是为了图个吉利”错。“吉利”之说是顾益民的话,并不代表就是林祥福给女儿取名“林百家”的原因。其实,林福祥是为了感激和纪念溪镇人对他们的好,原文说的是“她是吃百家奶过来的,因此叫林百家”。)
7. C  (“表现了邻居的热情与粗野”错。文中没有表现邻居“粗野”的意思,主要是表现他们的热情与淳朴。)
8.①“做人是做到头了”是李美莲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对人情的感慨。大家愿意来帮忙,反映出她和家人平时的为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有一种“做到头”的满足感;同时,她得到大家的真心接纳与热情帮助,感到今后的生活有了根基,也含蓄地表达了对溪镇人民的感激之情。②“你们在这里落地生根了”是顾益民对陈永良和林祥福的肯定和认可。他见陈永良和林祥福通过自己努力建了房舍安了家,又见溪镇人那么热情帮助他们,由衷表示赞叹;这也是他对他们两家正式加入溪镇的一种默认。(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每点2分,共4分。)
9.①时间词语的使用,暗示行文的线索,可使情节脉络更加清晰明了;②通过季节的更换、时光的流转,可使林祥福在溪镇逐步扎根并融入其中的故事更加真实可信,也更为动人;③通过“冬去春来”“街上人家的门窗油漆一新以后”等环境的变化,暗示着苦难终将过去、幸福必定到来,有利于表现作品的主题。(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共6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33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