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劳动科技化,指的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类特有的基本生存生活实践活动中,利用科学技术的创造性功能进行物质、精神生产与服务的对象化及其过程。科技是劳动的核心内涵,劳动是科技的实现外化,两者融合在成果及生产之中,具有抽象性和具体性,同时体现了脑力劳动(智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重复劳动)的高阶复合关系。劳动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进步,科技伴随着劳动的进步而发展,这正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质上就是促进劳动科技化的进一步飞跃发展。
当今社会、劳动科技化发展程度已远远高于传统社会,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不二选择。劳动科技化的迭代,促使现代社会的劳动形式发生重大变化,要求劳动教育与培训具备面向新质生产力的适应性。在体力与脑力复合的时代,复合劳动的含义不是过去所指的复杂劳动,而是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整合劳动。复合劳动也不是单指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简单结合,而是更大程度上的高阶劳动,具有更高的劳动价值、劳动效应。培养造就高阶劳动者或者高阶劳动能力,是新时代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造就高阶人才的重任自然落在未来的教育系统和高阶劳动者培养系统上,这是传统教育无法满足的。
(取材于涂建新等《劳动科技化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时代青年的责任》)
材料二:
为保证劳动教育的有效推行,需要着力构建结构化的劳动教育内容。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劳动同样涉及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动手动脑的协调发展。因此,劳动教育既要加强劳动概念、劳动性质、劳动价值观等理论知识的讲授,又要抓实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和创新思维,实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对于混合式劳动教育,要按照以知辅劳、以劳促思和以思培德三个重要的方位确定内容结构,从而将其结构化为劳动有关的知识、劳动中的知识和劳动后的知识。劳动有关的知识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劳动概念、劳动原理、劳动价值观和涉及劳动实践过程的准备性知识。劳动中的知识是指学生在不同类型劳动活动的具身体验中整合劳动理论知识、劳动过程和技能而产生的经验性知识。劳动后的知识是指学生在劳动后经过内化而形成的劳动素养等。
将学生群体经常使用的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作为教育手段融入劳动教育过程,能帮助学生快速接纳新的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加快劳动认知的转变。下表“劳动教育手段的数字化”列举的一系列依靠新兴数字化技术支撑的混合式劳动教育手段,让劳动教育更多元、更规范、更系统,让劳动教育资源更丰富,进一步满足了师生的期待。
数字化技术
|
混合式劳动教育手段
|
扩展现实
|
劳动教育基地+虚拟劳动教育场景建设
|
大数据技术
|
劳动教育评价表+劳动教育电子个人成长档案
|
人工智能技术
|
非专业型教师+专业化劳动教育电子导师
|
自适应学习技术
|
集体活动+个性化活动
|
网络技术
|
劳动活动实践+线上劳动教育平台
|
(取材于詹青龙等《混合式劳动教育:数字时代的劳动教育新形态》)
4.下列对两则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劳动科技化对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必然会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B.复合劳动的含义不只是过去所指的复杂劳动,而且是复杂、综合的整合劳动,具有更高的劳动价值、劳动效应。
C.传统教育无法满足新时代培养造就高阶劳动者或者高阶劳动能力的需要,禁锢了劳动科技化的发展。
D.劳动教育要想实现知行合一,把劳动理论知识与劳动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就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
5.根据材料二,填入下面示意图空缺处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名称:
①
A.①混合式劳动教育的形式 B.②劳动经验
C.③劳动精神 D.④以知辅劳
6.根据文意,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津冀联合开通的高速干线物流货运点对点自动驾驶,是劳动科技化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体现。
B.劳动创新科技,科技优化劳动,二者相辅相成,劳动科技化成为潮流与趋势,不可逆转。
C.混合式劳动教育会更好地促进学生动手动脑等能力的协调发展,因此传统的劳动教育模式势必被淘汰。
D.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劳动教育电子导师可以突破时空藩篱,有效减轻专业化劳动教育教师不足的压力。
答案:
4.A 5.A 6.C
【导语】两则材料探讨了劳动科技化与教育的关系。材料一强调科技与劳动的融合,指出复合劳动的高阶特性,强调新时代教育系统需培养高阶劳动者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材料二则聚焦于数字时代的劳动教育,提出混合式劳动教育的结构化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并通过数字化技术丰富教育手段。两者共同强调科技进步对劳动形式和教育模式的深刻影响。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不只是……而且是……”错。根据材料一第二段的“复合劳动的含义不是过去所指的复杂劳动,而是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整合劳动”可知,应该是“不是……而是……”,选项中“不只是……而且是……”改变了句意。
C.“禁锢了劳动科技化的发展”无中生有。根据材料一第二段最后一句“造就高阶人才的重任自然落在未来的教育系统和高阶劳动者培养系统上,这是传统教育无法满足的”可知,原文没有体现传统教育“禁锢了劳动科技化的发展”,无中生有。
D.“就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错。根据材料二第三段“将学生群体经常使用的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作为教育手段融入劳动教育过程,能帮助学生快速接纳新的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可知互联网技术能辅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劳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形式,选项中的“离不开”夸大其词。
故选A。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理解图表的能力。
A.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对于混合式劳动教育,要按照以知辅劳、以劳促思和以思培德三个重要的方位确定内容结构,从而将其结构化为劳动有关的知识、劳动中的知识和劳动后的知识”,可知示意图的名称,即①处并不是“混合式劳动教育的形式”,而是“混合式劳动教育”。
故选A。
6.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C.根据材料二“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劳动同样涉及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动手动脑的协调发展”,而混合式劳动教育会更好地促进学生动手动脑等能力的协调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劳动教育模式势必被淘汰”,这样的表述过于绝对,属于主观臆断。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