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运用》(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题)

一、基础•运用(24分)
班级开展“迷人的想象”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想象•知识】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①“想象”是一个十分迷人的词汇。这个词汇意味着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和xuàn(    )丽多彩……即使对科学研究还是对艺术创作来说,想象力都是弥足珍贵的。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②想象力是知识的一种创新。想象力绝对不会让现有的知识停滞(    )不前,它是最活跃的、启发性的,是知识最有效的运动,能使知识不断得到更新、进化。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创新思维方式,打破陈规,_________束缚,_________思维空间,通过思考善于去想别人所未想、求别人所未求、做别人所未做的事情,最终不断_________创新发展。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xuàn(      )丽多彩      停滞(      )不前
(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冲击  扩充   推行             B.冲破   扩充   推行
C. 冲破  扩展   推动             D.冲击   扩展   推动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写出修改意见。
【答案】(1)①. 绚    ②. zhì   (2)C   
(3)将“即使”改为“无论”。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
(1)xuàn――绚,绚丽多彩:形容色彩华丽。
(2)停滞不前:tíng zhì bù qián,滞:滞留。停止下来,不继续前进。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冲击:(水流等)撞击物体。比喻干扰或打击使受到影响。
冲破:冲击突破,冲破难关。比喻打破限制。
空一,根据“_______束缚”语境可知,此处指打破束缚。,应使用“冲破”。
扩充:范围放大,数量增多。
扩展:向外伸展;扩大
空二,根据“_______思维空间”语境可知,此处指思维空间向外伸展或扩大,应使用“扩展”。
推行:推广;使政策、经验、办法等普遍实行或传播。
推动:使事物前进或发展
空三,根据“最终不断_______创新发展”语境可知,此处指使创新发展前进,应使用“推动”。
故选C。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语病辨识与修改。
画波浪线句“即使对科学研究还是对艺术创作来说,想象力都是弥足珍贵的”语病是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将“即使”改为“无论”。
【想象•文学】
2.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①小时候读过的红色经典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星火燎原》。这本书由毛主席亲笔题写书名,由无数革命先辈用自己的热血来撰写,被誉为“红宝石砌成的万里长城”。那些化作群星的英灵们,是燎原的星火,也是击碎浪涛的礁石,被永久地封存在历史的琥珀中。
②透过文字,
我们看见那一根根顶住天穹的脊梁和那一双双烛照人间苍茫的虎目,为人间定义着新的高度和广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主干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①开出名为信念的花      ②这些文字早已生了根
③深深地扎在中华大地之中   ④结出名为坚定的果实
A. ①④②③                           B. ②①③④                           
C. 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3)想象力贵在独特。请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表达你阅读红色经典的体验。
例句:是燎原的星火,也是击碎浪涛的礁石。
【答案】(1)我们看见脊梁、虎目。    (2)C   
(3)示例:是初升的太阳,也是砸碎铁链的铁锤。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提炼句子主干。
“我们看见那一根根顶住天穹的脊梁和那一双双烛照人间苍茫的虎目”一句,主语是“我们”,谓语是“看见”,宾语是“脊梁”“虎目”,定语是“那一根根顶住天穹”“那一双双烛照人间苍茫”;根据“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可提炼主干为:我们看见脊梁、虎目。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
纵观语句,谈的是《星火燎原》这部红色经典的作用。②句的“这些文字”紧承前文“透过文字”做整个句子的主语,应排第一位;③句紧承②句的“生了根”,点明“根”生在何处,应排第二位;①句紧承③句“生根”,说开花,应排第三位;④句谈“结果”应排第四位;因此排序为:②③①④。
故选C。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形式上,使用“是……,也是……”的句式;内容上,运用比喻的形式,写出红色经典的作用――前者比喻起初力量弱小但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事物会迅速发展壮大,后者比喻战胜困难力量巨大。
示例:是穿石的水滴,也是战胜困难的利剑。
【想象•创造】
3.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为了解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状况,调查人员采用问卷的方式,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级进行调查。问卷总分为50分,学生得分情况见下图。
《基础・运用》(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题)
材料二:
想象力通常被描述成“用心灵的眼睛在看”,比如科学家在提出新想法和发展新理论时的想象力,孩子们在角色扮演和“过家家”时的想象力。从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来看,全部的创新思维都离不开想象。在青少年的学习过程中,想象必不可少,例如在学习数学时,要有丰富准确的空间、时间和事物数量变化关系的想象能力;学习历史时,要想象各个历史时代的政治经济状况、风土人情等。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想象创造出新的、原创的、有价值的内容。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探究材料一,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上述发现,在材料二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
【答案】(1)①. 示例: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随着年级升高呈递长趋势;    ②. 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水平在高中阶段各年级基本持平。   
(2)示例:我们要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1)根据《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发展阶段》图中一年级分数为“17”左右,逐年提高,到高三为“35”左右的内容,可概括为: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随着年级升高呈递长趋势;
(2)根据《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发展阶段》图中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均在“35”分左右,可概括为: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高中阶段各年级基本持平。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
根据材料二“想象力通常被描述成……想象创造出新的、原创的、有价值的内容”可知,谈的是想象力的重要性,其中空处前文“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想象创造出新的、原创的、有价值的内容”直接阐述了在学习中培养想象力的价值所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过程(或环节)要特别注重想象力的培养,结合“因此”表结果,有总结的意味,可补写为:学校教育(或我们)要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4. 回顾古诗里的“奇思妙想”,完成默写。
奇思妙想
相关诗词
出处
景物组合,渲染氛围
枯藤老树昏鸦,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幻想美好,弹琴鼓瑟
②_________________,琴瑟友之。
《诗经・关雎》
巧用典故,理想依旧
闲来垂钓碧溪上,③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
梦中奇景,海天相接
天接云涛连晓雾,④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
希冀未来,俯瞰群山
⑤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视听结合,沙场酣战
⑦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答案】①.小桥流水人家    ②. 窈窕淑女    ③. 忽复乘舟梦日边    ④. 星河欲转千帆舞    ⑤. 会当凌绝顶    ⑥. 一览众山小    ⑦. 马作的卢飞快    ⑧. 弓如霹雳弦惊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淑”“凌”“览”“作”“霹雳”等是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午7:45
下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午7:4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