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卓越(zhuó)
旷远(kuàng)
萌发(míng)
B.
校对(xiào)
博学(bó)
轩昂(xuān)
C.
澄清(chéng)
束缚(sù)
伶俐(líng)
D.
创意(chuàng)
萦绕(yíng) 修
葺(qì)
【答案】D
【解析】
B.
校对(xiào)――jiào;
C.
束缚(sù) ――shù;
故选D。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耐人寻味 入木三分 如雷惯耳
B. 妙手回春 草长莺飞 喜出望外
C. 相得益彰 因地治宜 自圆其说
D. 不趾下问 天伦之乐 眉开眼笑
【答案】B
【解析】
C.因地治宜――因地制宜;
D.不趾下问――不耻下问;
故选B
3. 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航天员将在太空站生活大约6个月左右。(删去“大约”或“左右”)
B. 由于采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将“改动”改为“改变”)
C. 课本剧演出之前,我们要分配角色,选择剧本和做排练。(将“分配角色”和“选择剧本”调换位置)
D. 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在“人们”后加“具有”)
【答案】B
【解析】
【详解】B.搭配不当,将“改动”改为“提高”。故选B。
4. 下列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武松――醉打蒋门神
B.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C. 《论语》――老子
D. 白居易――唐代诗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C.《论语》――孔子。
故选C。
5. 下面情境中,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恢复线下教学初期,学校要求全体师生在校期间必须佩戴口罩,但小明觉得戴口罩不舒服,经常把口罩拿掉,班长发现后想劝说小明遵守规定戴口罩,班长对小明说:
A. 学校的规定大家都得遵守,谁都不能例外,从明天起你必须按要求戴口罩,否则你就别来上学了。
B. 整天戴着口罩 不舒服,我和你有同感,但不戴口罩有安全隐患,为了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你还是遵照规定坚持佩戴口罩吧。
C. 整天戴着口罩我也感觉不舒服,但是学校的规定我们也不好公然违反,你看可不可以这样,在进出校门以及老师在场的时候,你最好佩戴口罩。
D. 学校要求我们每个人做好防护,我希望你能按时测体温,勤洗手,勤消毒,让老师和家长放心。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题时,要注意不同对象的称呼用语及措辞的委婉恰当,以达到劝说目的。
A.班长劝李明说:“否则你就别来上学了”,说法太武断,不委婉;
C.“你看可不可以这样,在进出校门以及老师在场 时候,你最好佩戴口罩”这是不遵守校规的说法,违背了题干“劝说小明遵守规定戴口罩”的目的;
D.“我希望你能按时测体温,勤洗手,勤消毒,让老师和家长放心”,没有劝小明“遵守规定戴口罩”,没有达到劝说目的。
故选D。
6. 结合语境,填人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_____,数学使人周密,科学_______,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_____: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A. 使人灵秀 使人灵秀 使人深刻
B. 使人深刻 使人灵秀 使人善辩
C. 使人灵秀 使人深刻 使人善辩
D. 使人灵秀 使人善辩 使人深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衔接。这段话是培根的名言,它表达的主要观点是:读书能够塑造人的性格。
一空:“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歌能增加人的文学底蕴,显得灵秀生动;
二空:科学需要周密的计算,要求更严谨,会培养人深刻的品质;
三空:逻辑修辞学,能增强人的表达能力,善于表达议论。
故选C。
7. 按照教材原文填空
(1)树木丛生 ,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3)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4)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论语》)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蕴含着自然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百草丰茂 ②. 明月几时有 ③. 悠然见南山 ④. 几处早莺争暖树 ⑤. 不亦君子乎 ⑥. 海日生残夜 ⑦. 江春入旧年
【解析】
【详解】注意“丰茂”“悠”“见”“莺”“生”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