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著阅读。(9分)
班级举行“读名著・谈读书”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分享成果。
17. 读《红星照耀中国》,你发现毛泽东喜欢读《水浒传》《西游记》等;读《朝花夕拾》,你发现鲁迅喜欢读《______》;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发现保尔喜欢读《______》。
18. 请你结合下面《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中的文字和插图,说说读书给穷人带来了哪些影响。
①年轻人,有时甚至是上了年纪的农民一开始朗读短句,就在认字的同时吸收了其中的思想。例如,你一进到山区这种小“社会教育站”,你就会听到这些人在这样高声问答:
②“这是什么?”
③“这是红旗。”
④“这是谁?”
⑤“这是一个穷人。”
⑥“什么是红旗?”
⑦“红旗是红军的旗。”
⑧“什么是红军?”
⑨“红军是穷人的军队!”
⑩“穷人也要读书”
19.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纪实作品,在关注文字的同时,还要关注斯诺提供的近50幅珍贵插图。请你简要探究该书中插图的作用。
(四)【答案】17. ①. 《山海经》 ②. 《牛虻》
18. 思想启蒙,理解新事物概念;增强阶级认同感;激发对知识和改变命运的渴望;形成初步政治意识。
19. 插图在书中起到补充文字信息的作用,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插图展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状况和人物,从视觉上增强了内容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对于《朝花夕拾》,要特别关注鲁迅的成长经历、求学过程等部分,因为这些情节可能会涉及到他阅读的书籍。而对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则要注意保尔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精神追求和他在书中提到的对自己有影响的书籍等内容。这要求我们对名著有较为细致的阅读,不能只停留在大概情节的了解上。
在《朝花夕拾》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鲁迅详细描述了他对《山海经》这本书的渴望与喜爱。阿长是鲁迅家的保姆,她虽然粗俗、迷信,但却给鲁迅买来了他心心念念的《山海经》。这本书里充满了奇异的神话故事、独特的山川地理记载以及各种奇形怪状的神兽形象等。对于童年时期充满好奇心的鲁迅来说,《山海经》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它不仅满足了鲁迅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而且对鲁迅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书中的神话元素、奇幻风格等在鲁迅的作品中有所体现,例如他的《故事新编》中就融合了一些神话传说等内容。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牛虻》对保尔有着重要的意义。《牛虻》的主人公亚瑟(牛虻)具有坚定的革命意志、英勇无畏的精神,他为了革命理想不惜牺牲自己。保尔在自己的革命生涯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考验,他从《牛虻》这本书中汲取了力量。当保尔身处困境,身体遭受病痛折磨时,他以牛虻为榜样,学习牛虻坚强不屈的精神,坚定自己的革命信仰,始终保持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不断地与命运进行抗争。《牛虻》中的革命精神和主人公的英雄形象深深地激励着保尔,使他在苏联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能够勇往直前。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插图:四个人坐在简陋的教室里或者说门口,坐在破旧的凳子上读书,图片下方写着“穷人也要读书”。
第①段“年轻人,有时甚至是上了年纪的农民一开始朗读短句,就在认字的同时吸收了其中的思想。例如,你一进到山区这种小‘社会教育站’,你就会听到这些人在这样高声问答……”,通过朗读短句,穷人们开始接触到“红旗”“红军”等新的概念。在这之前,他们可能对这些事物一无所知。读书让他们有机会认识新事物,如认识到“红旗是红军的旗”,使他们对外部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开启了思想启蒙的大门。
第④段“这是谁”,第⑤段“这是一个穷人”,第⑧段“什么是红军”及第⑨段“红军是穷人的军队”在这些问答中,穷人明确了自己的身份是“穷人”,并且知道了红军是为穷人而战的军队。这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穷人这一群体的存在,增强了阶级认同感。他们认识到自己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有着共同利益和诉求的群体,从而更加团结。
第⑩段“穷人也要读书”,这句话直接体现了穷人对读书的渴望。他们通过读书认识到知识的力量,希望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读书让他们看到了新的希望和可能性,激发了他们追求更好生活的动力。
第⑥段“什么是红旗”,第⑦段“红旗是红军的旗”,第⑧段“什么是红军”及第⑨段“红军是穷人的军队”,这些问答使穷人了解到红旗和红军的含义,从而对政治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开始明白社会中有不同的政治力量,并且认识到红军是代表他们利益的力量。这为他们形成初步的政治意识奠定了基础,使他们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到社会变革中。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红星照耀中国》以文字的形式详细地记录了作者斯诺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所见所闻。然而,有些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描述可能较为抽象,读者难以完全通过文字想象出来。这时,插图就起到了补充文字信息的作用。例如,对于当时中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革命根据地的布局等,文字描述可能不够直观。而插图可以展示出山脉、河流、村庄等具体的地理风貌,以及根据地的建筑、设施等,让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插图也可以通过画面呈现事件的场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经过和意义。比如红军的战斗场景、群众集会等,插图可以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当时的紧张氛围和人民的热情。
插图以视觉的方式将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特点。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插图可以展示出贫困的农民生活、破旧的村庄、艰苦的行军条件等,让读者深刻体会到当时人民的苦难和革命的艰难。同时,插图也可以展示出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人民的团结和奋斗等积极的一面,让读者了解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在艰苦环境中的顽强生命力。
书中的插图展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状况和人物,增强了内容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插图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他们的精神风貌和情感状态。例如,红军战士的坚定眼神、农民的朴实笑容等,都能够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信念和勇气。插图还可以展示出一些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如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这些插图让读者更加亲近这些历史人物,了解他们的领导风范和人格魅力。
作为一部纪实作品,真实性是其重要的特点之一。插图作为一种直观的视觉证据,能够增强内容的真实性。读者可以通过插图看到当时的真实场景、人物和物品,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增强对历史的敬畏之情。同时,插图也可以增强内容的感染力。精美的插图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更加投入地阅读。插图中的情感表达和细节描写也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