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南湖早春》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诗歌鉴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睛,返照
②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萍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
③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释】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Y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 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血洗国耻,反被政敌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②返照:阳光倒影。③不道:不是说。
7.小雅对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远眺湖面,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与湖面相接。
B.颈联以“乱花迷眼”“浅草没蹄”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初春百花盛放,草木繁茂的景象。
C.尾联用“最爱”一词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D.全诗紧扣“早春”着笔,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清新自然。
8.小雅请你思考《南湖早春》和《钱塘湖春行》的尾联分别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答案:
7.B 8.《钱塘湖春行》直抒胸臆,抒发作者对早春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南湖早春》以乐景衬哀情,写南湖早春的美景,反衬诗人遭贬后衰病不堪,无心赏景的郁闷之情。

【解析】7.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辨析。

B.有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意为: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展现的是早春花朵渐开渐盛,小草刚刚萌发还未没过马蹄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初春百花盛放,草木繁茂的景象”表述有误;

故选B。

8.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及情感分析。

《南湖早春》尾联“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意为:不是说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渐渐的体弱多病我的兴致也减少了。诗人“减心情”的原因,固然是由于“年年衰病”,但更主要的还是政治上遭遇挫折,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时国势衰微,朝政黑暗,而诗人既无救国良策,也无谏言之径,无能为力,心中沉痛。按常理,此情应以萧条冷落之景来表达。但诗人一反常例,采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着力描绘春景的无限美好,借以衬托被贬的哀伤之情、对国势衰微的沉痛。春景越美,愤懑愈深,悲伤愈切。

《钱塘湖春行》的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句,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直接表达对钱塘湖早春景象的喜爱之情和游玩的开心,余兴未阑。而《南湖早春》尾联,诗人用反衬手法,以南不直言眼前之景不美或无心欣赏,而推脱说“年年衰病减心情”,通过南湖早春景色的生机勃勃、明媚可爱,反衬诗人遭贬后的衰病不堪,对国家的衰势的担忧,抒发了诗人面对美景却无心欣赏的消沉、郁闷、哀伤的心情。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5:54
下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5: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