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题)

(三)(6分)

①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②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③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④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3、选文写景堪称典范,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4分)

14、下面是同学们对选文语言“矛盾”处的批注,请任选一类谈谈作者这样写的妙处。(2分)

归类
文本
批注
避简就繁
“不必说”,就是不说或简说,为什么要加入这么多修饰词和动作呢?
为什么加括号注释“叫天子”是“云雀”?直接说“云雀”就可以嘛!
大词小用
“短短的”泥墙根称“一带”,大词小用。
泥墙根的动物、植物能有“无限趣味”?我们离这样的生活越来越远了!

答案:

13. 示例:多角度描绘,生动立体。作者通过视觉、听觉、味觉等多种感官角度,全方位地描绘了百草园的景象。例如,“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是视觉上的丰富色彩;“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则是听觉上的悦耳动听;“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则是味觉与视觉的结合,使得景物描写更加生动立体,仿佛读者也置身于那充满生机的百草园之中。

14. 示例一:①通过详细的修饰词和动作,使景物更加生动具体,增强读者的感受力和画面感。②括号注释增加了文化细节,帮助读者理解地域文化特色,提升文章的文化内涵。

示例二:③用“一带”等大词来修饰“短短的”泥墙根,强调了其在作者心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情感。④大词小用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简单的场景变得富有深意和层次。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赏析。解答时,结合文本内容,从描写方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从感官角度分析:

视觉上,结合“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可知,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百草园中丰富多彩的视觉元素。如“碧绿的菜畦”展现了园中的清新与生机,“紫红的桑椹”则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这些色彩鲜明的景物,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听觉上,“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两句,通过拟人的手法,将昆虫的叫声比作歌声和琴声,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悠扬悦耳的旋律,进一步增强了场景的生动性。

味觉上:提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作者不仅描绘了覆盆子的外形,还通过味觉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这种果实的独特风味。

从动静结合角度分析:

静态描写:“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等景物,以静态的形式展现了百草园的宁静与和谐。这些静态元素构成了园中的基础背景,为动态场景提供了舞台。

动态描写:“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等句子,通过黄蜂的静伏和云雀的飞窜,展现了园中的动态美。这种动静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既有静谧之美,又不失生动与活力。

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词句赏析

避简就繁

① “不必说”,就是不说或简说,为什么要加入这么多修饰词和动作呢?

妙处:这里的“避简就繁”并非真正的冗余,而是作者有意为之的文学手法。通过加入丰富的修饰词和动作描述,如“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作者不仅描绘了景物的色彩和质感,还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百草园的生机与活力。这种细腻的描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画面感,使得“不必说”的内容实际上成为了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亮点。

② 为什么加括号注释“叫天子”是“云雀”?直接说“云雀”就可以嘛!

妙处:作者在这里使用括号注释“叫天子”为“云雀”,并非多此一举。一方面,这可能是为了照顾不同地域的读者,因为“叫天子”在某些地区是云雀的俗称,而在其他地方可能不为人知;另一方面,这种注释也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文化韵味,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能够学到一些民俗知识。此外,通过注释的方式,作者还巧妙地强调了“叫天子”这一独特称呼的亲切感和地方特色。

大词小用

③ “短短的”泥墙根称“一带”,大词小用。

妙处:“大词小用”是文学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使用与描述对象相比显得较大的词汇,来达到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在这里,“短短的”泥墙根被称为“一带”,显然是一种大词小用的手法。这种表述不仅突出了泥墙根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还赋予了它一种更为广阔和深远的象征意味。同时,“一带”这个词汇也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开放性,让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去填充和丰富这个空间。

④ 泥墙根的动物、植物能有“无限趣味”?我们离这样的生活越来越远了!

妙处:这里的“无限趣味”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无限多或无限大,而是作者主观感受的一种强烈表达。在作者看来,泥墙根一带的动物和植物虽然微不足道,但却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发现的惊喜。这种“无限趣味”不仅是对百草园生活的一种赞美和怀念,也是对童年纯真无邪、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美好时光的追忆。尽管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城市化让我们离这样的生活越来越远,但作者通过文字的力量让我们重新感受到了那份纯真和快乐。这种大词小用的手法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还引发了读者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39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3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