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现代文阅读
同学们就下面这篇散文展开了积极讨论,请你参与。
送走三只猫(节选)
南帆
(1)一只肥猫长长地打了一个呵欠,懒洋洋地从我的记忆之中踱出了来,鼓出的肚皮隐隐地一颤一颤。
(2)这只猫叫做阿灰,一身又滑又亮的灰皮毛。想不起它怎么来到我们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家居住在小巷一幢破旧的瓦房里,大小老少衣裳简陋,面有菜色,只有少许的荤腥短暂地漂过清苦的日子。奇怪的是,阿灰居然在这种日子的皱折里悄悄地长成了一只大肥猫。
(3)阿灰是外婆的宠儿。外婆时常悄悄地挤出几文菜金,买回一些小鱼小虾喂养阿灰。父亲偶尔会流露出不满的神色:饭桌上的人还吃不到鱼虾,怎么又来了一只猫争食。外婆装聋作哑。阿灰分得清亲疏的脸色,它从来不会撒娇地蹭父亲的裤脚。
(4)这是一只懒猫,大部分时间闭目养神,或者干脆盘成一团打起了呼噜。
(5)午间的闷热消散之后,阿灰多半要从厨房出来��Q一圈,从事一些轻松的娱乐――譬如戏弄壁虎。它悠闲地坐在地板上,慢条斯理地拍打一只刚刚捕获的壁虎。壁虎弃掉了上尾巴试图潜逃,阿灰对于这种诡计洞若观火。它的一个爪子按住活蹦乱跳的尾巴,另一个爪子及时地把逃出了几步的壁虎一次又一次地拨回来,有条不紊的操作让人想到炉灶前的大厨。奇怪的是,阿灰对于老鼠似乎缺乏应有的仇恨,它生平仅仅擒获一只老鼠。
(6)这一幢破旧瓦房的地板底下有一条大阴沟,众多老鼠穿梭往返。许多时候,老鼠在朽烂的地板破口探头探脑,然后鬼鬼祟祟地钻出地面收罗一些食品。可是,阿灰仿佛耗尽了攻击老鼠的兴致。它随着眼坐在一缕阳光里,任由老鼠行色匆匆地窜来窜去,安详的神情如同一个窥破了世情的智者。某次,一只大老鼠竟然在不远的地方停下来,目光炯炯地和它对视。这个挑衅仅仅让阿灰微微地动了动胡须,它甚至懒得站起来。阿灰似乎不屑于再与地板底下那些神情诡异的家伙交手。阿灰大约就是在这个时候仰起头来,开始想念明亮的天空和自由自在的呼吸。某一天下午,它攀上一小段柱子,跃过一个横梁之间的空隙,转过屋檐来到了瓦顶之上。
(7)可是,一个难堪的结局出其不意地出现了:阿灰不知该怎么回家。返回屋檐跃过横梁之间的空隙之后,阿灰愣住了――它不敢头朝下地沿着柱子滑下来。饥肠辘辘的阿灰坐在瓦顶的边缘哀哀地叫着,长一声短一声。
(8)我找来一架木梯子靠到了屋檐的边缘。阿灰观察了许久,颤巍巍地伸出一条前腿试了几番又缩回去。我不耐烦地攀上梯子试图把它拎下来,阿灰竟然一侧身躲开了。父亲愤愤地表示无须理它,这种笨猫丢了也罢。天渐渐地暗下来了,外婆心急如焚。房前屋后转了几圈,她想出一个笨拙的办法:外婆用晒衣服的长长木杈挑起一个菜篮伸到屋檐上,嘴里阿灰阿灰地叫着。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犹豫了一会儿,阿灰竟然慢悠悠地跨入了菜篮。它一屁股坐下来的时候,接近十斤的体重压得菜篮一晃,外婆一个趔趄几乎扶持不住木杈。
(9)阿灰善于归纳,它很快形成了习惯。酒饱饭足,鼓腹而游,瓦顶上云游一番归来,阿灰就会坐到屋檐旁边千呼万唤,催促外婆备好菜篮。它堂而皇之地坐入菜篮左右顾盼,惬意得如同坐上了轿子的县太爷。外婆不断地咒骂着,恶狠狠地发誓这是最后一回,然而,阿灰的召唤总是让她一次又一次食言。
(10)我记得阿灰失踪过一回。外婆端上它的饭盆走家串户,一边用筷子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一边阿灰阿灰地呼唤。这种老乞婆的形象让我们感到了脸红。可是,外婆前所未有地强硬,根本不睬我们的劝阻。几天以后,阿灰不知从什么地方溜回来了,浑身污迹,整整消瘦了一圈。它将脑袋埋在饭盆里狼吞虎咽了一阵,神情慢慢镇定了下来。外婆坐在厨房的小椅子上,一下一下地抚摸阿灰背上的皮毛,嘴里喃喃地劝它不要出门,不要到布满了陷阱的危险世界四处乱串。它�[起眼睛静静地听着,慢慢地打起了呼噜。
(11)阿灰大约活了十来年,外婆送走了它。多年之后,外婆也到另一个世界去了。他们在那边仍然相依为命吗?
[分享展示]
12.小瓯展示了简笔小漫画。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帮忙补全(1)(4)两处。
(1)_____________ (2)外婆多次用篮子营救阿灰 (3)外婆敲饭盒走街串巷寻阿灰 (4)___________
13.小越展开想象,模拟外婆两次呼唤“阿灰,阿灰!”,进行演读。请你任选一处,联系第(8)段或第(10)段,从语气或语速的角度帮忙做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
[答疑解惑]
同学们在交流时提出两个疑惑,请你帮忙解答。
14.第(3)段和第(8)段为什么都写到父亲对阿灰的态度,请加以分析。
15.为什么作者眼中的阿灰是“智者”、“县太爷”?请联系上下文回答。
[探究交流]
16.在交流中,有人认为这篇文章适合作为《猫》(郑振铎)的拓展篇目,也有人认为适合作为《动物笑谈》的拓展篇目,你赞成哪种看法?请借助以下阅读提示,结合具体内容,阐述理由。(阅读提示:拓展篇目的选用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内容、情感、主题、语言……)
答案:
12. 外婆悄悄挤出钱买小鱼小虾喂养阿灰。 外婆温情地抚摸劝导丢失的阿灰。 13.示例1:我的朗读设计:外婆在第(8)段“嘴里阿灰阿灰”地叫着,她的语气是温柔亲切的(耐心的,平静的,坚定的)。理由:她想鼓励阿灰,给它信心,让它放心,让它有勇气跳到篮子里。
示例2:我的朗读设计:外婆在第(10)段“阿灰阿灰”地呼唤,外婆的语气是焦虑的(忧伤,急切)。理由:她对流浪在外的阿灰极为担忧,急切想找到它。
示例3:我的朗读设计:外婆在第(8)段“嘴里阿灰阿灰”地叫着,她的语速是不紧不慢。理由:外婆呼喊得温柔而平和,想鼓励阿灰,给它信心,让它放心,让它有勇气跳到篮子里。
示例4:我的朗读设计:外婆在第(10)段“阿灰阿灰”地呼唤,语速是缓慢的。理由:她对流浪在外的阿灰极为担忧,有丢失阿灰的沮丧与恐惧,边寻边呼,显得有点沉重。14.“父亲”对阿灰的态度是厌恶、嫌弃。在父亲眼中,阿灰愚笨无用还与我们争食。在艰难的岁月里,父亲是从实用角度对待阿灰。而外婆则把阿灰当孩子一样对待,包容关爱阿灰。作者写父亲的态度衬托外婆对阿灰无私关爱的不易与难得。 15.文中描写老鼠神色匆匆,作者用“智者”来形容阿灰,更能显出它在老鼠面前安闲自若、不屑一顾的样子;作者用“县太爷”称呼阿灰,描写它“堂而皇之”、“左顾右盼”, 突出阿灰下瓦顶时那份安心、自在、惬意,从而表达他对阿灰的欣赏与喜爱。这样从侧面体现外婆对阿灰的爱,外婆越无私地爱阿灰,阿灰越随意洒脱任性。 16.示例1:我认为此文可作为《动物笑谈》的拓展篇目。《动物笑谈》叙述了可可受到了作者以及家人们的照顾,变得大胆淘气,任性又可爱。而所选文章叙述了阿灰得到外婆的爱,变得慵懒而自在惬意,任性洒脱。因此,两文都表现动物在主人的呵护下显得可爱又任性的形象,表现了人对生命的尊重,人与动物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所以两者可以进行补充阅读。
示例 2 :我认为此文可以作为《猫》的拓展篇目。《猫》叙述了“我”养的第三只猫,丑陋而慵懒,因主人的偏见而被扼杀。而所选文章中的阿灰也同样慵懒,却得到外婆的格外照料与关爱,自在惬意,任性洒脱。因此两只猫完全不同的命运,折射出人性的弱点与美好。人的情感可以蒙蔽双眼,人也可以无私地爱动物,建立一段超越时空的美好感情,所以两者可以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