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伯夷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选段一)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富贵不能淫》)
(选段二)
伯夷、叔齐
①,孤竹②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③善养老,“盍④往归⑤焉!”及至,西伯卒,武王⑥载木主⑦,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⑧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①伯夷叔齐:伯夷为兄,叔齐为弟。②孤竹:殷商时一国名,大约在今秦皇岛附近。③西伯昌:周文王姬昌,时为西伯。④盍:何不。⑤归:投奔。⑥武王:周文王的儿子,名发。⑦木主:木头做的神主牌位。⑧爰及:至于。
7.参考表格中“方法”,解释加点词。
8.用“/”为文中划线句断句。(断两处)
叔 齐 亦 不 肯 立 而 逃 之 国 人 立 其 中 子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
10.伯夷、叔齐算是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吗?请结合两则材料,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
7. 这    离开    归顺    A    
8.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9.(1)大丈夫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位置上――礼上,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2)伯夷、叔齐拉住(武王的)战马劝阻到:“父亲死了还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这能叫孝吗?”
10.伯夷、叔齐虽为孤竹君之子,但是不肯继位为国君,享受富贵,可见“富贵不能淫”;后又冒着生命危险指责武王不孝不仁,哪怕武王的手下要杀了他们也不屈服,可见“威武不能屈”;武王平定殷乱后,天下都归顺周朝,伯夷、叔齐以此为耻,不食周粟,死在首阳山,可见“贫贱不能移”。伯夷的所作所为完全印证了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观点。
译文:
【选段一】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的意愿!’把顺从作为准则,这是妇女之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选段二】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残暴代残暴,不知错无边?神农虞夏死,我欲归附难!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08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