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6.解释甲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任意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
(2)猛浪若奔 __________________
(3)鸢飞戾天者 ________________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乙】
辛丑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
①,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②,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③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④。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⑤,遥想灵山⑥,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⑦共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乡里⑧,以记其时日。
(选自陶渊明《游斜川诗序》)
【注释】①邻曲:邻居。②曾城:山名。③南阜:南山,指庐山。④嗟叹:这里指吟诗作赋。⑤皋:近水处的高地。⑥灵山:指昆仑山最高处的曾城。⑦率:即兴。⑧乡里:指籍贯。
8.解释乙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鲂鲤跃鳞于将夕______________
(2)不复乃为嗟叹 _____________
9.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欣 对 不 足 率 共 赋 诗 悲 日 月 之 遂 往 悼 吾 年 之 不 留。
10.分别找出甲、乙两篇选文的关键性词句,并说说两篇选文共同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6. 向东或向西。 飞奔的马 至、到达 7.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8. 将要 再 9.欣 对 不 足/ 率 共 赋 诗/ 悲 日 月 之 遂 往/ 悼 吾 年 之 不 留。 10.甲文的关键性词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乙文的关键性词句:风物闲美。两篇选文共同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美景的赞美和依恋之情。
参考译文:
【甲】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乙】正月初五辛丑日,天气晴朗和暖,风光景物宁静优美。我与两三位邻居,一同游览斜川。面对悠然远逝的流水,眺望普城山。夕阳中,鲂鱼,鲤鱼欢快地跃出水面,鳞光闪闪;水鸥乘着和风自由自在地上下翻飞。那南面的庐山久负盛名,我已很熟,不想再为它吟诗作赋。至于普城山,高耸挺拔,无所依傍,秀丽地独立于平泽之中,遥想那神仙所居的昆仑曾城,就更加喜爱眼前这座山的美名。如此欣然面对普城赏景,尚不足以尽兴,于是即兴赋诗,抒发情怀。岁月流逝不返,使我感到悲伤;美好的年华离我而去不再停留,使我内心哀痛。各位游伴分别写下年龄、籍贯,并记下这难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