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琐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题)

(2023・浙江衢州・统考中考真题)请你参加“走近鲁迅”学习活动,完成任务。
琐记(节选)
①衍太太现在是早已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青,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②举一个例说罢,冬天,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我们大清早起一看见,便吃冰。有一回给沈四太太看到了,大声说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这声音又给我母亲听到了,跑出来我们都挨了一顿骂,并且有大半天不准玩。我们推论祸首,认定是沈四太太,于是提起她就不用尊称了,给她另外起了一个绰号,叫作“肚子疼”。
③衍太太却决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④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⑤虽然如此,孩子们总还喜欢到她那里去。假如头上碰得肿了一大块的时候,去寻母亲去罢,好的是骂一通,再给擦一点药;坏的是没有药擦,还添几个栗凿和一通骂。衍太太却决不埋怨,立刻给你用烧酒调了水粉,搽在疙瘩上,说这不但止痛,将来还没有瘢痕。
⑥父亲故去之后,我也还常到她家里去,不过已不是和孩子们玩耍了,却是和衍太太或她的男人谈闲天。我其时觉得很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的,只是没有钱。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橱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⑦这些话我听去似乎很异样,便又不到她那里去了,但有时又真想去打开大橱,细细地寻一寻。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里。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来,但那时太年青,一遇流言,便连自己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抚。
⑧好。那么,走罢!
⑨但是,哪里去呢?S城人的脸早已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所诟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
(选自《朝花夕拾》)
5.如果列一个“坏人”排行榜,你会怎么给衍太太、杨二嫂(《故乡》)、丁举人(《孔乙己》)排序?为什么?
6.鲁迅在“虽生之日,犹死之年”的心境中写下《朝花夕拾》。请你想象他写作以下句子时的状态(如神情、动作、心理等),细细体会字里行间鲁迅的爱或憎。(选做一题)
(1)鲁迅从回忆父亲的病到回忆离开散布流言的S城,这期间写到衍太太,《琐记》这样开头:衍太太现在是早已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
(2)鲁迅回忆与范爱农相识相知共同战斗最后生死两隔的经历,《范爱农》这样结尾:
现在不知他唯一的女儿景况如何?倘在上学,中学已该毕业了罢。
7.鲁迅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选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荒诞离奇的现实的讽刺与批判?请你摘录一句分析。
8.鲁迅离开故乡“寻别一类人们”,但“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于是他弃医从文,一生致力于改变国民精神,用文字“树人”。请你根据阅读积累,将下面这段话补写完整。
这个“人”,如果是孩子,应当像双喜一样,热情淳朴,聪明能干,当小伙伴没有主意的时候能挑大梁;如果是读书人,应当
          ;如果是劳力者,应当
          。总之,是一个大写的“人”。
教材中的鲁迅作品:《朝花夕拾》(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社戏》《故乡》《孔乙己》
 
 
 
【答案】5.第一问:丁举人最坏,然后是衍太太,最后是杨二嫂。
第二问:丁举人凶残而狠毒,利用封建权力对孔乙己横加摧残,造成其身体残废,最后默默离开人世;衍太太是一个自私自利、心术不正、两面三刀的人,总是教唆小孩子做坏事;杨二嫂是一个势力、尖刻、泼悍的人,充满了市侩恶性的性格。 6.示例:鲁迅对范君之心情乃是极为复杂的,范爱农这个形象太典型又太平凡,使得鲁迅对其之态度不得不一易再易。愤怒也是自责,同情亦为自怜,而对范君死前的潦倒与死之惨象隐隐的懊悔,则多少透露了一种忏悔和祭奠。“爱”是对同乡挚友的深切怀念;“恨”是对黑暗社会的切齿之恨。
7.示例:“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所诟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一句,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表达了作者对荒诞离奇的现实的讽刺与批判。
8.     像藤野先生一样,严谨认真,负责谦卑,没有民族偏见。     像闰土一样,勤劳善良,质朴老实。
 
 
【解析】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①《琐记》中的衍太太怂恿孩子吃冰、打旋子,怂恿少年鲁迅看坏书、偷母亲的首饰等,是一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表里不一、用心阴险的人,鲁迅对这个人充满了憎恶;
②杨二嫂是《故乡》中的人物,是一个家庭背景在走下坡路的普通公民的形象。杨二嫂年轻时稳重漂亮引人注意,被称作“豆腐西施”,豆腐店的生意也非常火爆;20年后,杨二嫂损人利己,顺手牵羊,小偷小摸,变得自私刻薄,让人生厌;
③丁举人是鲁迅小说《孔乙己》中唯一没有露面的人物,也是导致孔乙己死亡的直接祸首。小说借助掌柜和酒客的对话只对其作了侧面的交代,但是给人的印象却极为深刻:凶残而狠毒。丁举人本和孔乙己一样本都是沿着封建科举制度阶梯向上爬的读书人,他爬上去后一下子就成为了统治阶级的爪牙和帮凶,而绝大多数的读书人则无法通过封建科举这座独木桥,滑落到了社会的最底层然。他不仅没有对自己的同类孔乙己半点关心和照顾,反而利用封建权力对孔乙己横加摧残,造成其身体残废,最后默默离开人世;
据此分析,进行排序为:丁举人、衍太太、杨二嫂。
6.本题考查体会作者的情感。
《琐记》中“衍太太”她教唆鲁迅去偷母亲的钱,鲁迅说他母亲没有钱,“衍太太”又教唆他去偷家中的首饰变卖。鲁迅从此不到“衍太太”那里去了,但很快就传出了鲁迅偷家里东西的流言,使鲁迅“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抚”。鲁迅讲述这一人生经历之后接着写道:“好,那么,走罢!”说明他之所以要走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是因为看透了“衍太太”之流的嘴脸和心肝。据此可知,鲁迅对衍太太是厌恶的,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怀着憎恶的心理去写的;
《范爱农》中,鲁迅对范爱农的感情经历了一个由憎恶到喜爱的过程。鲁迅对范爱农的情感变化的过程是原先是厌恶的,做了不好的事情,随着深入的了解,又有了怜悯之心。两个人彼此对对方的第一印象都不好,他们又成为了挚友,相同的境遇使他们再次相遇、相熟、相知,后成为了挚友。鲁迅是怀着怀念、伤感、愤懑、自责的感情来写范爱农的;
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7.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
找出文中能表达作者对荒诞离奇的现实的讽刺与批判的句子进行赏析即可。
示例:“好,那么,走罢!”一句,写衍太太散布鲁迅偷家里东西的流言,使鲁迅“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抚”,说明他之所以要走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是因为看透了“衍太太”之流的嘴脸和心肝,表达了作者对荒诞离奇的现实的讽刺与批判。
8.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朝花夕拾》(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社戏》《故乡》《孔乙己》,结合这些作品中的人物,结合题干“如果是孩子,应当像双喜一样,热情淳朴,聪明能干”“总之,是一个大写的‘人’”可知,应该是正面人物形象,写出它们的优点。据此分析,读书人可写毫无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劳力者可写勤劳朴实的闰土。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16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