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道荣《“今天”是个动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天”是个动词
孙道荣
①长假的第二天,还是第三天,不管是哪一天,我唯一还能清晰感知的是,我已经累趴下了。
②我不满地对唐叔说,开七八个小时的车,穿越五六座城市,到你这儿是来度假的,看风景的,吃野货的,或者干脆躺平的,睡懒觉的,无所事事的,你却安排给我那么多农活,把我累坏了。你不厚道啊。
③这么重的话,别人听了会跳起来。唐叔不会。他大我20岁,论辈分是我的叔辈,若论感情,是哥们。他是我们村最早考出去的大学生,在城里做了好多年局长,又下海闯荡若干年,退休之后,却一头扎回山里,承包了几百亩山头,栽树,种地,放羊。快70岁的人,天天忙得像个老农。
④听了我的牢骚,唐叔哈哈大笑,今天让你累一累,此刻躺在这儿,才能真正感受到躺平的舒坦,明天爬上山头,你眼中看到的,才是真正的风景。
⑤谬论,又是谬论。不过从小到大,我就喜欢听他谬论式的高谈阔论。因为俗务缠身,我已经很久没有回乡了,耳朵根有点儿发痒呢。
⑥他抿了一口酒,忽然问我,“今天”是什么词性?
⑦这还用问?当然是名词。
⑧他点点头,又摇摇头,你说得对,也不对。从语法来看,“今天”是名词,但以人生来说,“今天”却是个动词。
⑨愿闻其详。
⑩今天是什么?今天就是现在,是当下,是此时此刻,是所有正在发生和正在进行的事情。今天你帮我摘了花生,挖了地,给树浇了水,将羊赶回了圈……你看看,所有的都是动作,是劳动,它可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动词吗?如果今天你不是来我这儿,而像平常一样在家,你可能去买菜了,拖地了,接孩子了,或者打牌了,喝酒了,写一篇文章了,你的今天,也是动词。
⑪胡说八道。我昨天开车了,吃饭了,打喷嚏了……按你这么说,昨天不也是动词吗?
⑫唐叔说,昨天做的一切,无论多么用力, 多么轰轰烈烈,都成为了过去,像云一样飘走了,像雾一样消散了。 当“今天”变成了“昨天”, 它就成了名词。我们说起昨天,就像在讲一个故事,不管这个故事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也不管它是不是激烈、精彩,“昨天”都只是一个安静的名词。
⑬似乎有点儿道理, 我问他,如果“今天”是动词,“昨天”是名词,那么,“明天”又是什么词?
⑭’明天’应该是个形容词,唐叔说, 明天还没有到来,但它是有着无限可能性的一天。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明天”是充满希望的,令人期待的, 当然,“明天”也可能只是泡沫,镜中月,水中花。 当“明天”经过“今天”变成了“昨天”的时候,你给予它怎样的力量,它就会最终成为一个怎样的名词。
⑮我被唐叔绕晕了,但不得不承认,他自有一番道理。很多时候,“人生”只是个量词,你付出多少,又获得什么,都明明白白地摆在那儿,你的人生是重于泰山,还是轻如鸿毛,自己掂量一下,就清清楚楚了。“你”“我”“他”,也包括“它”,都只是各自人生的一个代词而已,我过我的日子,他有他的活法,永远不会混淆,也绝不可能雷同。
⑯忽然心生好奇,在形容词的“明天”,我能看到什么?
⑰唐叔再一次哈哈大笑, 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但我可以肯定,明天你必将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原因很简单, 因为在作为动词的“今天”,你流了很多汗, 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等到了作为形容词的“明天”,你就该得到“美好”。
⑱“哈哈哈哈”,我们以由衷的感叹词结束这一场对话, 以及动词的“今天”。
(节选自孙道荣散文精选集《世间最温暖的归途》,有删改)
18.文章写了唐叔对“昨天”“今天”“明天”的不同看法。结合全文,填写表格。
19.联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谬论, 又是谬论。不过从小到大,我就喜欢听他谬论式的高谈阔论。
20.从全文情节的连贯性来看,有的同学认为第③段显得有点多余,可以删除不写。你怎么看?
21.学校文学社主办的刊物有“科技之窗”“生活哲思”“人物风采”等栏目,你认为本文适合放在哪个栏目?请从文章的选材和主题两个角度说明理由。
 
 
 
答案:
18.①名词②是所有正在发生和正在进行的事情,所有的都是动作,是劳动。③有无限可能性,或者是充满希望、令人期待的,或者是虚幻的、不可捉摸的。 19.谬论表面上看是说唐叔的言论不太符合逻辑、比较荒唐;实际上是贬词褒用,指堂叔的言论与众不同,暗含了“我”对堂叔的喜爱和敬佩。    20.不能删除,第③段运用了插叙。结构上,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我”与唐叔的对话做铺垫);内容上,补充交代了“我”与唐叔的亲密关系及唐叔的基本情况(解释了“我”话语重唐叔却不介意的原因),丰富了文章内容;表达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或表现了他的阅历丰富、有知识有干劲、勤劳能干)。    21.示例一:本文适合放在“生活哲思”栏目。从选材角度来看,文章叙写了一场“我”与唐叔关于“今天是什么”的富含哲思的对话;从主题角度看,文章通过揭示“今天”“明天”“昨天”的深刻内涵,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昨天”已成为过去,要用心把握“今天”,用辛勤和汗水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示例二:本文适合放在“人物风采”栏目。从选材角度来看,文章叙写了唐叔和“我”一起讨论“今天是什么”的话题,精彩的人物对话展现了唐叔对生活的体验和思考;从主题角度看,文章通过叙写人物对话,刻画了唐叔乐观风趣、勤劳能干、热爱生活的形象,也由此揭示了生活的真谛:要用心把握“今天”,用辛勤和汗水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6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