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州论战》《孙子兵法・谋攻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州论战》)
[乙]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
① 者胜,以虞待不虞②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③ 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节选自《孙子兵法・谋攻篇》)
[注]①同欲:意愿一致,指齐心协力。②虞:准备③御:控制、干预。
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齐师
败绩(     )
(2)望其旗
(     )
(3)识众
之用者胜(     )
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B.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C.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D.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9.鲁国在长勺之战中以弱胜强取得胜利,印证了[乙]文《孙子兵法》里的一些观点,请参照例一,再举两例简要分析。
例一:作战时鲁庄公向曹刿虚心求教,言听计从,印证了“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6.     大败     倒下     少
7.B
8.(1)敌方的士气已经穷尽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2)(以上)这五点,就是预知胜利的方法(道理)。
9.     鲁国君臣齐心协力,印证了“上下同欲者胜”。     曹刿在进攻和追击时审时度势,两次“未可”“可矣”印证了“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曹刿“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印证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18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