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班级开展“梦回繁华”单元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阅读典籍,游繁华之地
东京梦华录(节选)
〔宋〕孟元老
◎酒楼
白矾楼,后改为丰乐楼,宣和间更修。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初开数日,每先到者赏金旗,过一两夜则已。元夜,则每一瓦陇中,皆置莲灯一盏。内西楼后来禁人登眺,以第一层下视禁中
②。
◎民俗
加之人情高谊,若见外方之人为都人凌欺,众必救护之。或见军铺收领到斗争公事,横身劝救,有陪
③酒食檐④官方救之者,亦无惮也。或有从外新来邻左居住,则相借借动使⑤、献遗茶汤、指引买卖之类。更有提茶瓶之人,每日邻里互相支茶,相问动静。凡百吉凶之家,人皆盈门。
◎七夕
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
⑥。儿童辈特地新妆,竞夸鲜艳。
 
【注释】①孟元老:北宋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人,曾任开封府仪曹,在东京居住二十余年。金灭北宋,孟元老南渡,常忆东京之繁华,撰成《东京梦华录》。②第一层下视禁中:第一层即丰乐楼的最高层。禁中即皇宫。③陪:同“赔”,赔偿,偿还。④檐(dàn):同“担”,承担。⑤相借借动使:借同“借”。动使,各种日用器具。⑥磨喝乐:宋代儿童玩具人偶。
11.作者以不加文饰的语言记录旧都的风土人情。阅读下面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则相借借动使、献遗茶汤、指引买卖之类。(从“献遗”二字的意思,可以看出怎样的邻里关系?)
(2)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效颦”原指不善模仿,弄巧成拙。在这个句子中,“效颦”是否含有贬义色彩?请简要分析)
12.《东京梦华录》被认为是了解宋代生活的时空门。节选的材料能否表现出北宋东京的“繁华”?结合材料分析。
13.同学们发现,同是写北宋末年人们的基本生活状态,《水浒传》和《东京梦华录》可以参照阅读。参考下列角度,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角度一:酒楼里的水浒故事与酒楼上的东京盛况
角度二:《水浒传》的侠义精神与《东京梦华录》的“人情高谊”
角度三:……

 

 

答案:

11.(1)“献”是“献上”的意思,“遗”是“给予、馈赠”的意思,这两个都是敬词,表现了邻里之间相亲相爱的和睦关系。
(2)不含贬义。“效颦”在这里是“模仿”的意思,表现了孩童模仿人偶磨喝乐时憨态可掬的样子,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繁华美好生活的留恋。
12.我认为能表现。“酒楼”介绍了白矾楼的建筑格局、装饰、开业盛况和上元夜的张灯景象,给人豪奢的印象。“七夕”这一节表现过节气氛热烈,儿童穿新衣,有各种新奇的玩法,车马盈市,热闹非凡,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当时的繁华。   
13.示例一:《水浒传》里有许多故事发生在酒楼,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起因就是鲁提辖与史进、李忠在潘家酒楼吃酒,听到了卖唱的金翠莲父女的冤情,又如宋江遍寻戴宗等三人不见,无意间行至浔阳楼自饮自食,醉后题诗于酒楼墙壁,被黄文炳发现通报知府后打人死囚牢,之后上了梁山,《东京梦华录》中的酒楼建筑高大,装饰豪华,宾客盈门。可见当时社会繁荣,百姓富裕,酒楼成为人们社交的主要场所。
示例二:水浒之侠义首先表现在仗义疏财,为他人提供经济上的带助,宋江号称“及时雨”,总是在别人穷途末路之时施以银两,其次表现在招贤养士,为亡命江湖之人提供栖身之所,柴进“专一招接天下往来的好汉”,被发配的林冲受到厚待,离开时还得到柴进赠送的金银,三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下命悬一线的林冲,为他人排难解纷,这是水济好汉最宝贵的品质,也是水浒人物深受百姓爱戴的原因,《东京梦华录》中“人情高谊”首先表现在对弱小的帮助和保护,遇到不平事敢于挺身而出,出钱、出力,还要承担官府的压力,其次表现在对邻里的热心帮助,嘘寒问暖,无微不至。这种侠义之气与《水浒传》中的侠义精神有相似之处。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2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2

相关推荐